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商朝为何叫商?纣王是昏君吗?至今难解车马之

发布时间:2023-06-12 14:50来源: 未知

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的凌晨,经过近3个月长途跋涉,周军与盟军的先头部队终于抵达了殷都南郊的牧野,这是商王朝的核心区——王室畜养牛羊的广阔草原,地形平坦,简直是一片天赐的大战场地。在这个多雨的残冬,纣王面临的已经是一个死局,尽管他的军队总数有70万人,十数倍于周人,“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但他的军队却毫无斗志,像豆腐一样被周军切开,甚至很多人并没有进行抵抗,而是直接调转戈矛,杀向纣王中军。

在目睹了军队的崩溃后,纣王逃回朝歌,登上据传“其大三里,高千尺”的鹿台,遍身覆盖宝玉,点火自焚,按照商人的宗教理念,这是一场最高级的献祭,将自己献给了祖先。

“好”连体铜甗内壁上的铭文。图/新华

不过几个小时,当淡淡的阳光穿透晨雾洒向牧野战场上的纵横尸骸,在古人视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岁星(木星)刚刚没去身影的甲子日早晨,统治近600年、历经17代31位君主的商王朝就此终结,隐入历史。在之后3000多年的岁月风沙里,历史成为传说,传说又变为神话,直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西北面的小屯村殷墟遗址挖下中国科学考古的第一铲土,商王朝才又从传说中现身,成为信史。

一世纪过去了,几代考古人躬身田野,钩沉索隐,接力追逐那个扑朔迷离的王朝背影。但未解之谜依然众多。何为大邑商?突然出现的马车来自哪里?如今发现的殷墟王陵葬的都是谁?最后一任君主帝辛为什么丢掉了商?他们想要拨开迷雾寻找谜底,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在殷墟工作已经超过20年,他曾感慨:“关于殷墟,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要多。”

“大邑商”由来之谜

“仔细看,这边原来应该是一个坑,它的填土颜色更深,和从未被扰动过的生土颜色不一样。”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殷墟王陵遗址里一片宁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迪在遗址东南部新发现的围沟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用肉眼分辨考古现场裸露的土层。“土里找土”,这就是考古人的日常,也是基本功。围沟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的队员们正拿着手铲在探方里一点点刮拭泥土,已经清理出来的土,还要由技工过筛,“怕万一里面还有遗漏的东西。”王迪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