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发布时间:2023-04-17 15:36来源: 未知

话说在公元632年的一个盛夏,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长安郊外的九成宫避暑。

刚一进入宫城,一阵带有湿润气息的泥土清香就从空气中飘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他用随身携带的手杖挖了挖土,又敲了下山间的岩石。没想到,一股清泉竟然从岩石之间涌了出来。

李世民用手接了一点儿,尝了尝,立马觉得口舌生津,夏天的暑热消散了一大半,一时之间是龙心大悦。于是,唐太宗给这泉水起了名字,还准备找大书法家写碑文来纪念这次奇妙的经历。

按理来说,能接到这份差事的那必定是根正苗红的青年才俊啊,但没想到,承担这次任务的不仅是个丑陋不堪的老头,甚至还是个叛贼的后人。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皇上为什么点名要他写碑呢?

达官世家 一瞬覆灭

提起欧阳询,熟悉书法的朋友们肯定不陌生,这可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不过这位大家到底牛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跟您说吧,在中唐时期,如果你要想学习书法,那您得先把欧阳询的字练明白,那才算是入了门。

不光是初学者,对于高阶的书法研究者来说,欧阳询欧体的楷书也是楷模中的楷模。当时的书法圈儿里公认:欧阳询就是在王羲之之后书法最牛的人。

如果从诸多作品里选出一件最能代表欧阳询书法特点的,那一定要数《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


 

咱开头提到了,当时唐太宗有个行宫叫九成宫,在宫里意外发现了一汪地下泉水。皇帝十分高兴,就把这口泉赐名叫“醴泉”,翻成白话就是“甘甜的泉水”。为了庆祝这件事,唐太宗还特意把欧阳询找来题字。

当时,欧阳询已76岁高龄了。对于一个“奔八”的老人来说,还能提笔写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九成宫醴泉铭》不仅完整地写完了,还写得非常之好,一笔一划工整规矩,被书法家们夸是“险劲瘦硬而不失婉润”,被后世的书法爱好者们推崇为“天下第一铭”。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造就欧阳询落笔的谨慎,源自于他不幸的过去。

欧阳询这辈子过得有多曲折呢?这么和您说吧,他一辈子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南陈、隋朝和唐朝,一辈子要多颠沛流离就有多颠沛流离。

早年间,欧阳询的家里也是世代为官、十分富庶的。他的祖父是南陈国的开国元勋,领了圣旨专门驻扎在岭南地区,很受老百姓的爱戴。祖父去世后,欧阳询的父亲接了他祖父的班,去广州当官。

当时,南陈的风气是很差的。有个姓陈的辅政大臣推翻了南陈皇帝,自己登了基,史称陈宣帝。


 

陈宣帝

因为皇位来路不正,这位陈宣帝的疑心病也非常的重,总是担心手底下的大臣谋反。于是,他就三天两头地找手底下人的茬,只要有点怀疑,就立刻找个由头把他砍了,上台不久就已经害死了许多重要的大臣。

很快,欧阳询的父亲也被盯上了。他本来好好在广州过着日子,却突然接到了都城的命令,说要封他当将军,要他马上带着所有家属北上来领赏。

欧阳询的父亲在接到调令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想着那些被残忍杀害的同事们,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赌上欧阳家族在岭南地区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名声,起兵造反!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赌对。经历了十分痛苦的鏖战之后,欧阳询的父亲最终还是败了。不仅败了,也使得整个欧阳家族陷入了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