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拿捏住王夫人的心思,更抓住了薛宝钗的尴
发布时间:2023-03-24 21:39来源: 未知上一回讲到薛宝钗奉承贾母,不想却惹得王熙凤不满,贾母也不满意。便连续针对她的话,讲了一褒一贬两个事,弄的薛宝钗立场尴尬只得一言不发,很是没面子。
薛宝钗的尴尬,根源在她和母亲赖在贾家的不得已。她奉承贾母,也是寄人篱下不得不违心为之。却忘了言多必失,有些话对于贾家这等贵族,并不好随便出口,她说更不合适。
薛家的教养在此时也被暴露出短板,真正是莫可奈何。
头天晚上,薛宝钗才因哥哥不理解,说她的心在宝玉身上而哭了一夜。如今打起的精神,又一次被贾母压了下去。
宝钗的处境,可不就像那二十三岁还不得嫁,被哥哥奇货可居的傅秋芳一样左右都是难。
但薛宝钗越是知道艰难,也越要陪着母亲坚持住。薛家如今的局面,未来就扛在她的肩头。如果金玉姻缘不成,薛家肯定要崩溃而不得救。再多的委屈,也只能忍辱“屡败屡战”。
贾母针对宝钗的奉承说了两个意思。一个是王熙凤很不错,王夫人却像木头一样不会说话不讨好,让薛宝钗的立场尴尬起来。
另一个就是夸奖薛宝钗,家里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她。试问薛宝钗怎么接这话?
她当然听出贾母话里的讥讽意思,也只得吞声不言语。
一会儿丫头来请吃饭,贾母带着众人出去,薛宝钗却迎来了“助力”。
袭人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说着,便仰头向窗外道:“宝姐姐,吃过饭叫莺儿来,烦他打几根络子,可得闲儿?”宝钗听见,回头道:“怎么不得闲儿,一会叫他来就是了。”贾母等尚未听真,都止步问宝钗。宝钗说明了,大家方明白。贾母又说道:“好孩子,叫他来替你兄弟作几根。你要无人使唤,我那里闲着的丫头多呢,你喜欢谁,只管叫了来使唤。”薛姨妈宝钗等都笑道:“只管叫他来作就是了,有什么使唤的去处。他天天也是闲着淘气。”
袭人自来站在薛宝钗那边。家里这两位表姑娘,林姑娘是她看着长大,按说最是熟悉。
那黛玉对袭人也颇为礼遇和认可。但袭人总觉得林姑娘与宝玉过于不避嫌疑,让她忧心。
两人小时候也罢了,如今大了还是不忌讳,难免生出事端。
尤其前日袭人听闻贾宝玉拉着她,将对林黛玉的心里话讲出来,吓得她亡魂皆冒,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在当晚王夫人叫人,袭人百般思量,终究觉得这件大事还是要由老爷太太拿主意,才不至于闹大,避免日后责任。
于是,她当晚去见王夫人,便委婉提醒要择机让宝玉从园子里搬出来。
王夫人一听这话便意识到宝玉出了问题。连忙问她“宝玉和谁搞怪了不成”?
袭人当然不会实话实说,连忙撇清关系,只说是自己的见识。宝玉已经大了,不好一直住在园子里。又和宝钗、黛玉是表姊妹,终究让人不放心。
且随着宝玉大了也难以管束。没有父母跟前,难免任性妄为,才有今日被打之祸。
袭人这话滴水不漏,在于她思虑周全,知道凡事要为自己留后路。
她是老太太的丫头,势必不可能轻易取信于太太。
而她一心想要图谋做宝玉的侍妾,就必须得到太太的认可。否则老太太那边明显安排的是晴雯,哪有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