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爱欲》:从马奈开始,理解艺术史
发布时间:2023-03-18 03:17来源: 未知谈到马奈,许多人会说,他是第一位现代主义画家,是印象派之父,他的绘画充满了平面性。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这些关于马奈的评论,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西方传统绘画来说,马奈到底做了哪些创新和突破?我们从一件马奈的作品中,又能看到和读到些什么?
本文由商务印书馆供图
最近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一本新书或许可以回答这些疑问。该书名为《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下文简称《图像与爱欲》),由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20年沉淀而著。全书以六个公共讲座为基础,围绕马奈相关问题,试图综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跨学科视野,对马奈艺术生涯中几个重要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此外,书中配有精美的插图百余幅,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内容,也可以帮助读者愉快地欣赏马奈的作品,犹如置身于美术馆之中。
3月12日下午,“图像的梦幻与爱欲本质——《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新书分享会”于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举办。作者沈语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同济大学副教授余明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马奈与艺术。解放日报高级记者顾学文主持了本场分享会。
活动现场
分享会上,沈语冰首先和读者分享了《图像与爱欲》出版的源起,包括为什么会关注马奈,以及如何意识到“图像与爱欲”这个主题。沈语冰表示,虽然他做的是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研究,但是它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艺术作品,关于艺术作品的通史读物一般会从原始人的岩画写起,写到现代艺术只有一章写印象派,其中只有一节里面少量提及马奈,对此,沈语冰认为,对于西方艺术和对于马奈的认识与了解不应该停留在通史阶段,这是他研究马奈并著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他从艺术作品的研究角度讲述了在上海图书馆做的“马奈专题系列”的一次讲座,从马奈的一幅画作——《在花园温室里》中女性上下嘴唇颜色的差异视角引入,生动解读了中外绘画的区别,提出从中国的视野去看国外的作品会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