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让动人音乐与经典电影并蒂开花

发布时间:2023-03-15 17:16来源: 未知

电影《流浪地球2》的主题曲《人是_》直抵人心、感人至深;电影《深海》配乐将真挚情感娓娓道来,令观众印象深刻。音乐与电影都是贴近大众的艺术,二者的珠联璧合往往成就经典。电影音乐服从并服务于剧情,但又有自身的独立性。随着时光流逝,经典电影的某些情节或许会被淡忘,但只要音乐的旋律响起,瞬间就能唤醒观众的记忆,这是电影音乐独特的魅力所在。

让动人音乐与经典电影并蒂开花

深圳交响乐团演奏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资料图片

1.与时代情绪同频共振形成集体记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诉诸心灵并创造想象空间,易于引发共情与共鸣。说到经典电影歌曲,人们马上会想到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如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电影《雷锋》的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及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等。这些歌曲因电影被公众熟知,又在广泛传唱中历经岁月洗礼,绽放出音乐艺术的独特光芒。这些音乐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旋律、曲风、词作的精彩之外,更在于它们在诞生之时洞悉时代之变,精准叩击了中国人的集体情感,即对新中国强烈炽热的爱。

让动人音乐与经典电影并蒂开花

资料图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这场改天换地的历史变革,让广大人民切实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喜悦与自豪。刚刚告别苦难的人们,对新中国、新生活的来之不易体验尤为深刻。因此,回望战争岁月、礼赞革命英雄,抒发建设豪情、展望光辉前景,感恩歌颂中国共产党,是那一代中国人共通的情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旧中国的苦难记忆,怎能写出“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涟涟”的词句?“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对革命先烈崇敬之情的表达,这是荡气回肠、历久弥新的时代交响。只有像雷振邦、刘炽、贺绿汀、乔羽、公木等这些亲身体验过新旧中国蝶变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如此击中人心的歌词与旋律。这些经典之作是艺术家个体体验与时代情绪的同频共振,更是一个民族告别苦难、走向新生的时代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