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卖国宝到国外,他就不惜倾家荡产买回来
发布时间:2023-03-11 00:24来源: 未知近代文人、收藏鉴赏家张伯驹,就是一个人人夸赞的既高尚又有涵养的人,无数人钦佩他的情怀、担当和爱国精神。只要是看过他事迹的,无不会被他的收藏壮举所震撼。
张伯驹生于1898年,经历了近代中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
张伯驹家境很不错,父亲张镇芳当过直隶总督、盐业银行总经理。有钱是真的有钱,张伯驹甚至不到30岁就当上了盐业银行董事兼总稽核,还被誉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这开局不比小说里年轻有为的总裁厉害多了。
虽然事业一片坦途,但张伯驹的志向并不在金融业,他最喜欢的就是诗词书画、音乐戏曲,在文化这方面他是很有成就的。此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
张伯驹出身优渥,眼界宽,又聪明,自然有‘雅玩’的资本,每每为了珍宝都能一掷千金,是出了名的大手笔。
从张伯驹自撰的《丛碧书画录》中可以知道,在1960年以前,张伯驹收藏了117件古代书画作品,这个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却都是一等一的,随便拎出来都能当国宝的那种。
比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是一幅无人不知的传世名画、稀世珍宝,当年溥仪出宫时,将其偷偷从故宫带了出去。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导致后来《游春图》流落民间,进入了市场。
《游春图》出现后,定价极高,当时足有八家古董商联手收了这幅画。紧接着他们便打算将其卖出国外,开价居然要八百两黄金。
张伯驹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自家的国宝卖去外国?这怎么能行!他赶忙去找故宫博物院,让他们收了《游春图》,但无奈故宫也没有那么多钱。
实在没办法,张伯驹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文物商商量,到底都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国宝,不能就这么流落外国。
后来经过讲价,八家古董商最终同意将《游春图》卖给张伯驹,但要价昂贵。张伯驹卖掉了自己的宅院,还添上了夫人潘素的珠宝首饰,凑齐170两黄金,才收回了《游春图》。
此外,号称‘天下第一墨宝’的陆机书法名作《平复帖》,同样为张伯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