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满江红”年代里的燕京遗迹
发布时间:2023-03-01 00:58来源: 未知年初热映的电影《满江红》,讲述了一段关于南宋初年的故事。这段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岳飞死后的第四年,也就是绍兴十六年(1146),而它所涉及则是岳飞抗金的那段时间。如此一来,南宋初年宋金对峙的往事,便成为观影者与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对于热衷寻访北京地区古迹的我而言,通过探究“满江红”年代的燕京旧物,或许能发掘出更多有趣的历史话题。
依我的想法,燕京地区宋金对峙关系的出现应该从1122年(也就是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北宋宣和四年)算起。就在这一年的12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兵占领燕京,辽国守将投降。自此之后,取代辽国、进入博弈场中心的,便是大宋王朝。
至1149年(金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九年),金国平章政事完颜亮杀掉金熙宗,进而自立为帝。时隔未久,完颜亮决定迁都燕京,并准备再度出兵南宋。“满江红”所涉及的年代才算过去。
这时段的燕京正处在一个过渡期,也就是作为昔日辽国的南京向此后的金中都过渡。我们知道,完颜亮建造金中都,使得北京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都。然帝都的兴建,也使得相当部分辽南京时期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而今,除了留存下来的天宁寺塔及远郊地区的一些辽代古塔之外,兴建于金中都以前的燕京旧迹所剩无几。如果只谈“满江红”所涉及的20多年间的旧迹,那更是少之又少了。
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金军俘虏了徽钦二宗、后妃、皇子、公主及宗室贵戚三千余人,并抢夺了汴京宫廷内的大量图籍、珍宝等,其中包括天文仪象仪器、歧阳石鼓、九经石刻、太医院铜人及针灸图经、定武兰亭石刻等珍贵文物。这些东西除少数在途中散失外,其余都收藏在燕京,目前所能见到的只有《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碑残石七方等了。
或许有人会说,汴京的艮岳(太湖石)不也是在“靖康之难”时被金人北掠的么?其实,这是个误解。艮岳“北上”的时间大致在金大定六年(1166),也就是金世宗兴修中都离宫“太宁宫”的时候。艮岳被大量安置的地点就是北海琼华岛。尽管在后来的岁月里艮岳又被帝王下令搬运至南海瀛台、紫禁城宁寿宫等处,但相当部分仍留在琼华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