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1957年,毛主席创作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

发布时间:2023-02-27 19:43来源: 未知

两年后的春天,胡适在海外读到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评价说:“真的有点肉麻”、“‘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

为了证明这首词“没有一句通的”,胡适甚至还跑去找了语言学家赵元任,结果坐实了这首词的押韵存在问题,就算照湖南方言来看也不押韵。

那么,胡适为什么这么认为,赵元任又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毛主席的原词,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蝶恋花·答李淑一》赏析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这个词牌是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是五句,要押八个仄声韵。毛主席这首《蝶恋花》上阕中的“柳”、“九”、“有”、“酒”,押的都是“有”韵,下阕前面的“袖”,押的“宥”韵。

因为相邻的韵可以通押,所以这五句都不算出韵。但是下阕后面的“舞”、“虎”、“雨”,全部押的是“麌”韵,以上是按照《平水韵》来说。

换成今人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上阕“柳”、“九”、“有”、“酒”的韵母是“iu”,因此下阕的那四个字的声母本来也应该是“iu”,结果作者押了“舞”、“虎”、“雨”押的是“u”韵,这个叫做“破格”。

填词的时候,有一部分词牌可以中途换韵,但是似乎不包括《蝶恋花》这个词牌。那么,这件事毛主席本人知道不知道呢?

如果毛主席不知道,那么可以说是“水平”的问题,如果他是知道而故意为之,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实上,在1958年12月出版的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里面,毛主席就针对此事做出过说明:“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之所以出版“大字本”的诗集,想必就是为了方便一些老年读者的阅读。五十年代的老一辈读书人,旧学修养比较好,他们对填词格律的问题,往往一眼就能发现。

所以毛主席特别在词作前加上批注,告诉大家,词韵出格属实,但是为了不因格律而损害词意,没有进行修改。可见作为作者,作者本人并未标榜这首《蝶恋花》是完美无缺的。

1959年,胡适在海外读的也是《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但是他读到词的问题后,还要跑去找语言学家赵元任,才能确认这首词押韵存在问题,这就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胡适本人对填词,并不太懂。但凡稍微有一点填词的入门知识,都能看出来《蝶恋花》“破格”了。第二,胡适看了一本盗版书,因为他没有看到毛主席在诗集前面的批语。

二、胡适的诗词水平如何?

胡适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学者,也是毛主席青年时代十分崇敬的一个人。

当初毛主席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胡适在学校里当教授,毛主席还去蹭过他的课。所以他一直以老师自居,称毛主席为“从前的学生”。

1935年,斯诺到延安采访时,毛主席告诉他,当年自己的确“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这是因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上有功劳”。

胡适是个思想家,也是一个文学家,不过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水平却很一般。当年他为了在国内推广“白话诗”,曾经撰写了一首《蝴蝶》,诗云: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