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一亮嗓,就激起了台下父老乡亲的掌声和“叫好

发布时间:2023-02-25 00:18来源: 未知

梳头、插头面,油彩涂脸,假发贴鬓角,青墨画眉,彩衣上身……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的戏台上,伴着竹笛、唢呐的乐点,王玉坤扮的老旦迈着碎步走上台来。一亮嗓,就激起了台下父老乡亲的掌声和“叫好”声。

  王玉坤是白马湖镇马堤吹腔剧团的团长。马堤吹腔,因马堤村紧靠运河,吹腔戏演出活动频繁和人才聚集而得名,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也是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每逢过年,农村看戏的人最多。今年自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十,马堤吹腔剧团每天在村里都有演出,剧团的36位团员将相继登台。

  “齐齐整整,团团圆圆,这个年过得真高兴!”王玉坤说,可在此之前,吹腔戏已经停演两年,剧团也“支离破碎”。

  从王玉坤记事起,每逢年末岁初,村里就自发组织剧团搭台唱戏,周边10里路内的村民都会赶来凑热闹,有时观众能达上千人。如今都已40多岁的王玉坤、丁善平、侯仁江是“发小”,十一二岁起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戏。

  “长大后我一直留在村里种粮、种菜,22岁当了剧团团长,他俩携家带口外出做家纺生意,工作越来越忙,回来次数越发少了。”王玉坤说。

  春节前,10年未聚的“发小”回乡探亲,村民“馋戏”催促,王玉坤等三人又找出了封存两年的戏服,挨家挨户地招呼团员“忙活”开来,打算在腊月二十七白马湖的“黄河大集”上先演两场“暖暖戏”,也让久不登台的人开开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