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敦煌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发布时间:2021-09-09 11:14来源: 未知

摘要:敦煌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沉浮,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也在其演变发展中得以体现。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敦煌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新媒体时代,敦煌文化的价值及其在当下的传播与发展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敦煌文化;新媒体;传播

一、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涵

自古以来,敦煌环境艰苦,人口与中原相比较少。西汉时期敦煌的人口为38335人,东汉时期则为29170人,皆不及与其毗邻的酒泉[1]。地处西北边陲的敦煌人口稀少、物质匮乏,却创造出了极具大漠特色的璀璨文化,实属不易。

受地理位置的庇护,敦煌文化保留着完整性,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动荡。因为阳关、玉门关是军事要地,是丝绸之路上大汉帝国的海关,所以位于中西要道的敦煌,商业往来频繁,文化在此地不断交融。丝路的开通为敦煌奠定了国际都市的地位,为多元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温床。敦煌文化传承至今,具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保留传统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外界养分,从而实现融合与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敦煌文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融会贯通。敦煌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道根儒茎佛叶花”,其来源之一即为中原地区的儒释道之说;其二则是西域各国的异域文化及民风民俗。早期敦煌彩塑带有明显的印度马土腊风格,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受古希腊、古罗马影响的犍陀罗艺术也熔铸于雕塑中。克孜尔石窟212窟有古叙利亚画工鲁玛卡玛的留名,记载了叙利亚画家前往龟兹进行佛教艺术创作的事迹,证实了古代工匠的流动性,亦体现了敦煌文化的包容性。敦煌文化绝非不同文化的强行糅合,而是不同文化的有机统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2]。在历史的长河中,敦煌文化曾盛极一时,亦有明珠蒙尘的暗黑岁月,虽偏居一隅,但至今熠熠生辉,漫漫荒沙中尽是明月入怀般的气魄。

第二,向善入世。文化的产生是对美好事物的寄托和想象,哥特文学被世人诟病的原因就是其过多关注死亡等暗黑元素。与之相反,经历千年沉浮,目睹杀戮掠夺,承受贫穷困苦的敦煌,其文化仍旧保持着虔诚向善的总基调,可谓难能可贵。莫高窟259窟的北魏释迦禅定像,造型古朴凝重,佛像嘴角显露笑容,展露出慈爱和超脱的气韵,以行写神,人们可从壁画雕塑中悟事理。敦煌文化并非一味超凡脱尘,其间也体现着人性的现实。通过壁画讲述九色鹿和共命鸟的故事,用寓言故事教会人们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要把握现世幸福,而不要一味沉浸在对轮回来世的虚幻憧憬中。敦煌遗书中的酒文献和敦煌壁画中的酿酒、饮酒图,也体现出了敦煌文化所蕴含的实践精神。洞窟外是荒无人烟、寸草难生的戈壁大漠,洞窟内是色彩艳丽且基调轻快地雕琢壁画,引导着人们不弃善、不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