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降雪再起
发布时间:2023-11-17 00:06来源: 未知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等地将有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需警惕积雪成灾。这已经是东北地区11月以来第三次雨雪天气过程,前两次雨雪天气过程中,11月5日至6日,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南部雨雪强度大,黑龙江佳木斯、五常,吉林珲春、延吉,辽宁沈阳等41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11月历史极值。我国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雪灾?雪灾有哪些种类和危害?如何防御?这份雪灾百科请收好。
这三大区域最易发生雪灾 局地整月可见积雪
在我国,雪灾影响范围甚广,南北方皆出现过雪灾,从地区来看,雪灾易发生地主要集中在三大积雪区域,即青藏高原、北疆、内蒙古和东北一带。
近30年的年平均积雪日数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及吉林大部、新疆北部是我国年平均可见积雪时间最长的地方,局地一年中有50天以上有积雪。常年来看,11月至次年3月是我国各地积雪日数最多的一段时间,其中12月,除华南以外,我国三分之二的领土都会出现积雪,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及吉林大部、新疆北部等地的积雪日数都可达25天以上,局地积雪甚至整月都可见。
我国雪灾有四大类 积雪灾害最为常见
在我国,主要类型有积雪雪灾、暴风雪、风吹雪及雪崩四种,其中前三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积雪是一种常见的雪灾,通常导致蔬菜大棚垮塌,农作物受损;树木和通信、输电线路等被压断;道路被积雪掩埋,公路、铁路交通,航空和人们出行都受到很大影响。
2008年,我国发生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其影响之大、持续之间之久让人印象深刻。这场雪灾以积雪雪灾为主,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甚广,北至新疆、南至云南的20多个省区市先后受到影响。积雪导致农作物受损、房屋倒塌,道路积雪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受灾人口超1亿。
积雪雪灾在牧区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白灾,是指由于积雪过厚、维持时间长,掩埋牧草,使牲畜无法正常采食的现象,一般从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均有白灾发生,其中11月和3、4月份最多,通常能导致大量牲畜被冻饿致死、棚圈垮塌。
暴风雪通常是在强寒潮及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下造成的,当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雪量超过10毫米,与此同时风速达18米/秒或以上,气温降到-5℃以下,就会形成暴风雪。暴风雪导致的低能见度可能会造成机场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强风还会使树木折断、房屋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