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云与云或者云层内部出现
发布时间:2020-07-28 11:50来源: 未知雷暴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主要发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是由于天气剧烈变化产生的气象灾害,常产生于积雨云中。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显著的降水,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雷暴通常发生于春季和夏季,而六七月份正是南亚地区雷暴多发季节。

简单来说,雷暴就是一种大规模、持续性的打雷闪电现象。云是由小冰晶或者小水珠构成的,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云与云或者云层内部出现摩擦碰撞,云层中便会产生大量自由电荷,这些电荷在云层中分布比较复杂,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这便是闪电。而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引起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的冲击波便会形成雷鸣。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很多,所以我们都是先看见闪电,然后才听到雷鸣。

雷暴释放的能量很大,仅仅1秒钟放出的电能,就足够一个城市用很久。天空中划出的一道道亮光就是闪电,而闪电就是等离子体,温度可达1万~2万摄氏度,比太阳的表面温度还高。普通的触电都有可能致人死亡,更别说如此强大的雷暴。印度在一天内100多人的死亡,就足以证明雷暴的杀伤力十分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