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厄尔尼诺现象归来?全球气候模式恐发生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0-02-16 12:35来源: 未知
  据国际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今年卷土重来,可能性高达80%。预测的结果显示,它将在年底达到顶峰,可能会造成全球年平均气温达到最高纪录,甚至给部分国家强灾难降水和长期干旱。
 
  异常洋流会导致全球气候混乱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来源于西班牙语,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渔民对一场天气的称呼。19世纪时渔民发现,每隔几年便会出现一股南移的暖流,使浅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秘鲁等地的南美洲太平洋东岸本是盛行寒流,也正因为此地的寒流,使得追随寒流移动的鱼类经常聚集于此,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但暖流的出现反而会造成这些性情喜冷的鱼类大量死亡,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高,平均4年发生一次,但会持续半年左右时间。由于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性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的,当美洲洋流出现混乱,太平洋多数范围的海水温度就会升高,直接改变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全球的气候模式都会发生大规模变化。
 
  预测与循环
 
  根据往年的数据,科学家采用相应的建模和算法,将整个太平洋地区气温变化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已经能做到提前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大概时间。并运用这种方法,曾准确预测了2018年最近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为将受到影响的当地渔民提供了重要警示作用。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表面温度高,会产生上升气流的低压带。而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浅海温度低,是属于下降气流的高压带。沿着赤道,低压的气流由东向西移动,高压气流自西向东移,形成一种所谓的“沃克环流”。
 
  与此同时海底也有另一个循环:东太平洋和秘鲁附近海域遇到赤道底层向东的洋流,更底层的冰冷海水则迅速上移补充,整个环流是一个从澳洲到秘鲁的大循环。但这样的循环会带来西太平洋附近充沛的降雨,而东太平洋附近的区域由于表层海水常年维持在低温的状态,会直接导致秘鲁沿海缺乏水汽,成为干旱的沙漠。
 
  洪涝、干旱、飓风、台风
 
  厄尔尼诺现象最确定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全球的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1986年至198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南美洲西部多数地区暴雨成灾,造成河堤多次决口,泥石流现象也层出不穷。反观南美洲东部地区,却发生少雨甚至干旱的情况,温度较平常年份也有稍高提升。
 
  不只是陆地,200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大西洋飓风季就出现了4个罕见的高强度飓风,分别是飓风艾蜜莉、飓风卡特里娜、飓风瑞塔、飓风威尔玛,其中,飓风威尔玛更是有记录以来其中一个最强的北大西洋飓风。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促成威力更强的台风。如1998年的台风谢柏,2010年的超强台风鮎鱼等。
 
  再回到主题,如果厄尔尼诺现象与年底真的正式回归,那么全球的气候模式或许也要发生大的变化。无论是洪涝、干旱或是台风,任何后果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所以现在重要的就是加强对气候的关注,随时做好自然灾害来临的防御。以免当自然灾害到来时,我们不至于手忙脚乱地应对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