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不怕炎熱濕潤天氣 疫情接下

发布时间:2020-02-12 15:06来源: 未知
  據媒體報道,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菲律賓分部在推特上回答網友疑問稱,新型冠狀病毒在炎熱濕潤的氣候裏也能傳播,在濕熱、幹冷的國家均發現傳播跡象。
 
  當時有網友在評論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疑問:新冠病毒真的容易在熱帶氣候下死亡嗎?
 
  世界衛生組織回答稱:新型冠狀病毒在濕熱、幹冷的國家都有發現傳播,可以判斷新冠病毒受天氣限制並不大,也不怕炎熱濕潤天氣!
 
  隨後網友驚呼:原來還等着天氣回暖病毒就慢慢消散,結果現在天氣變暖也攔不住了……
 
  此前有網友在國外社交軟件上稱新型冠狀病毒在熱帶氣候中容易死亡,這一言論被轉載了1.7萬次,且被很多人了解和相信。
 
  這一消息傳出無疑令人們倍感失落,對疫情的擔憂也愈發升溫。
 
  對於接下來疫情走向,鍾南山院士周二(2月12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預計峰值將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做出這一預測是基於現有的數學模型、近期疫情情況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但他也承認,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還有很多未知:“我們還不知道病毒為何有如此大的傳染性,這是最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上海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醫生分析指出,接下來疫情可能會有3種情況:
 
  1)2-4周內所有病人治療結束,2-3個月內全國疫情得到控制;
 
  2)疫情控制失敗,病毒席卷全球;
 
  3)膠着狀態:病例數在可控範圍內增長,抗疫過程會十分長,可能長達半年至一年之久。
 
  分析人士指出,病毒比我們想象的要“狡猾”,顯然指望天氣把它消除是不可能的,只有大多數未感染者盡量做好自我防護,以防疫情繼續擴散,才能逐步有效控制疫情。
 
  病毒調查相關進展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二(2月11日)公布疫情報告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其他已知的在蝙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存在關聯,更具體地講則是和蝙蝠亞種菊頭蝠(Phinolophusbat)存在關聯。
 
  菊頭蝠在中國南方以及整個亞洲、中東、非洲和歐洲廣泛存在。
 
  疫情報告顯示,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國的蝙蝠中已經檢測出500多種冠狀病毒。
 
  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譚德塞宣布,“我們現在將這一疾病命名為‘COVID-19’”,它是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簡稱。
 
  譚德塞強調,為該疾病命名很重要,因為可以避免使用其他不準確或是汙名化的名稱,同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一個標準格式。
 
  世界衛生組織在疫情報告中表示,此次疫情暴發最初的傳播途徑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況是某種中間宿主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國內疫情方面,據國家衛建委最新數據,2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15例(湖北1638例),新增重症病例871例(湖北897例),新增死亡病例97例(湖北94例,河南、湖南、重慶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3342例(湖北1685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44例(湖北417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0068人。
 
  截至2月1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8800例(其中重症病例820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4740例,累計死亡病例111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4653例,現有疑似病例16067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51462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5037人。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77例:香港特別行政區49例(死亡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治愈出院1例),台灣地區18例(治愈出院1例)。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2月11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377例,連續第8日呈下降態勢。過去這一數據分別為: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444例(9日)、381例(10日)。
 
  國際疫情方面,截至2月12日,澳大利亞至少確診15例,日本至少確診203例(包括郵輪上確診的175例),馬來西亞至少確診18例,中國香港至少確診49例(死亡1例),新加坡至少確診47例,韓國至少28例,中國台灣至少18例,美國至少13例,英國至少8例,越南至少15例,泰國至少33例,中國澳門至少10例,加拿大至少7例,德國至少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