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旅游 >

泉州,为什么是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城市?

发布时间:2023-10-26 15:06来源: 未知

福建泉州,一座被“加冕”的城市。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东方文化之都”……泉州的名号数不胜数。风光无限下,真实的泉州似大隐隐于市的武林高手,见惯了风云际会,宠辱不惊,古朴优雅,处处是烟火气与人情味。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泉州申遗成功2周年,让我们在古渡口眺望大海,感受宋元时期“世界第一大港”的繁盛;漫步在古厝街道,品味这里“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闲适与包容。
   “我家门口有世遗”的泉式骄傲

两年前的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构成:天后宫、真武庙、开元寺、洛阳桥……这些古老、生动、世所罕见的古老遗迹,穿越千年厚重历史让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于此交相辉映。如今,“我家门前有世遗”,已经成为泉州人的日常用语。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一千年前一艘又一艘从古刺桐港(泉州港古称)远洋出差、满载货物的货船,承载的不仅仅是和璧隋珠与珍奇瑰宝,更反映出宋元中国空前繁盛的海外交通贸易。马可·波罗称泉州为“光明之城”,他初到之时所见的刺桐港能同时纳百艘货船,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正是这座都市文明最为繁盛的时刻。

22处遗产点之一的石湖码头位于石狮市石湖半岛古渡口,是宋元时期泉州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港,实证了宋元泉州建港“天时地利人和”的现实条件。

相传,石湖码头始建于8世纪初期的唐开元年间,由海商林銮在此创建,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林銮渡”。林銮祖上做与文莱的海上香料贸易生意,从前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到唐朝720年,文莱海贸的指挥棒交到林銮手里。为了获得物美价廉的香料,他决定在整个泉州的海岸线上选择一个点,建造一个能够直航文莱的渡口。石湖码头水深、避风、不容易淤积的天然条件让其成为首选之地。

史书中“试舟浡泥”记载的就是林銮首航文莱的故事,“试”是尝试,“舟”即船舶,“浡泥”是文莱的古称。“试舟浡泥”的成功代表了泉州晋江与南洋(东南亚)群岛航线的顺利开通,大大缩短了与文莱海贸的航线距离。六胜塔石湖码头世界遗产点保护管理站负责人郭增沛介绍道:“林銮的成功带动当地群众纷纷加入船队,泉州与东南亚海贸往来的辉煌时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