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新探—灵秀神奇京西蔚县马家寨
发布时间:2023-03-17 15:46来源: 未知古寨新探—灵秀神奇马家寨
马家寨位于代王城西南约一公里的地方,是一个灵秀神奇而古朴的小村庄。别看村子不大,但在蔚县的名气还真不小。2022年,该村被评为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
以前,马家寨村东的堡墙上有很多榆树。春天,由南向北一片碧绿的榆树在微风中摇曳,一团团、一簇簇浅绿的榆钱圆圆的、嫩嫩的、翠绿欲滴。这片茂盛的榆树之地当时是儿童们的乐园。
马家寨村边有很多芦苇。每到夏天,村东路两边的芦苇就长出剑一般的叶子,清水在芦苇间流动,一阵轻风拂过,绿波荡漾,让人惬意。村边还有个海子,似乎比代王城乐楼西的海子还要大些,四周绿树环绕,海水清澈明亮,流水淙淙,使人仿佛置身画中。水的清纯和景的秀丽让来此地的人们都赞叹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人们都说马寨的孩子们学习好就是因为这里风水好,有一股有灵气的水线。
其实,马家寨的孩子们普遍学习成绩好,一方面是教师教得用心,另一方面是这个地方村风好,村民淳朴厚道,尊师重教,重视文化,珍惜人才。杨佃忠、李梅英二位老师在这村任教多年,知识渊博而且有敬业精神,拧得紧,管得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村里培养了不少人才。据说,该村在清朝时就有人办私塾,那时候老师就是家中的座上宾。直到现在村民之间互相比的也不是谁家经济上富有,而是谁家的孩子会念书。
马家寨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古寨。寨门古朴、典雅、庄重、气派,门楼上竟然还有一座小庙,据说那是关公庙。小庙座西朝东,但它下面的寨门却面向东南,真有点与众不同,可能是有点风水上的讲究吧。寨门偏向东南是要直接面对海子。历史上这村建筑时整体设计是一个“龟形”,寨的南墙出瓮城的部分是“龟头”,最北头凸出的部分也就是三教寺是“龟尾”,堡中心的三元宫和戏台是“龟的心脏”,四角各自外凸的地方是“龟足”,寨门直对海子那叫“灵龟戏水”。如果从高空俯瞰就像“龟头”伸向海子喝水。整个村四面寨墙高耸,犹如一座高高的堡垒。
古代建村时“寨”的地形和“堡”的地形不一样,“寨”一般都是四周低或者四面是沟,这样的优势是易守难攻。马家寨就建在高处,而且四周水源丰富,村南有一条密河向西北流经城墙碾到壶流河。四周的寨墙高耸而坚固,寨门一关,戒备森严,既防匪又防盗。虽说不上固若金汤,但一般情况下也能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老百姓在寨子里能安宁地生活。这个精美的建寨设计给小小的马家寨村平添了几分神秘。
马家寨有不少古民居。据说最早的房屋建筑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大约有500年的历史。现在保留着的房屋多是清朝的建筑,都是木制结构,青砖素瓦。村里虽没有什么豪门大族的庭院,但也有古村落的灵气。很多古院落已经空置在岁月深处,有的房屋经不住岁月侵蚀,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但其中那些有特色的古建筑还保留得很完整,比如三元宫、古戏台、三教寺等。
三元宫位于古堡中心,是明代正德年间的建筑。现存正殿三间,供奉的是真武、关圣和龙王,以前称“三圣祠”。“三圣祠”的对面是个古老的戏台。传说早先年有一次天气大旱,人们到村边海子求雨但还是不见雨点。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白发须髯的老者,告诉人们要是给龙王唱一场大戏,龙王就显灵下雨啦。村里人说俺村还没戏台哩。老者说那就先祷告祷告再盖个戏台。人们就跪在三元宫祷告,说要盖戏台请龙王看大戏,求龙王显灵先给下点雨,说马上会盖戏台的。这一祷告果然灵验,不久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田野里快蔫的庄稼喜得甘露。人们奔走相告,说到做到,就在三元宫对面盖了戏楼。传说归传说,现在的马家寨三元宫对面还真有戏楼一座,保存得还算完好。据说前几年折檐,东山墙有些裂缝,后来进行了修缮保护。这个戏台座南朝北,传说是清朝的建筑,离三元宫的建造时间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戏台青砖素瓦,飞檐翘角,美观大方,庄重中透着一种秀逸。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向人们诉说着它与百姓、与龙王之间还有过不同凡响的故事。
三教寺在寨子的最北头,寺内供奉着“儒、释、道”三教(孔圣人、释家摩尼、太上老君)。东配殿为观音菩萨,西配殿为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闫君。以“三教寺”命名,三教合一,是历史上三种社会意识形态上的融合。儒家主张入世,提倡“忠恕”和“中庸”;道家主张出世,重生贵生,以得道成仙为最终目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因果报应,以修行成佛为最终目的。这三教,不管本土的,外来的,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三教合一”共同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博大精深为世代所推崇。现在马家寨的三教寺依然香火旺盛,来此拜佛的虔诚之人甚多。生长于代王城五村、在郑州工作多年、后来到香港学习过佛学的妙印居士每年从外地回来,都要到三教寺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大家做做善事,共同学习儒释道文化。香客络绎不绝,捐善款的人也不少。有时妙印居士也请外地精通佛经的人来此讲佛诵经,所以寺院虽规模不算大,但在蔚县附近名气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