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旅游 >

泸州有条冷门的古街,五百年前就懂得了雨污分

发布时间:2022-11-27 20:01来源: 未知

我一直想做一个泸州古镇的记,把泸州现在存在的古镇,从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再做一次记录和探寻,除了限制于财力和精力以外,岁月流逝,也剥离了很多当初的痕迹。留下来的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太好。尤其以尧坝为首的,被写到烂的地方以外,似乎泸州三区四县其他的古镇,都没有多少人惦记和体现它们的价值。

 

这当然是不中肯的评估,在暂时不介入商业文旅之前,我想尽可能地把这些能记录的记录下来,如今口罩流行,也不好常常田野调查,所以,希望各位不要嫌弃,这在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这一次我们来说一个地方,泸县的一处老街叫新溪,也叫新溪子。当然今天,新溪子如今在泸州可不是镇,顶多是一条老街,还有过去的码头记忆,但是把它列入泸州本土的古镇,我个人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2012年4月,在冯骥才先生的倡议下,国家决定由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

在随后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泸州新溪古街凭借“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精美的建筑、神奇的传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当然,着实上一帮摄影和文旅人文爱好者兴奋了一把。可惜,那个时期,对人文和文旅意识一片空白的蜀南之地,泸州并没有觉得这个事情,除了荣誉以外,还有更多可以延伸的东西。

毕竟,大家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如何让它在合理科学的保护下,还能活化其商业价值。增加它的存活率。

 

虽然没有被大肆改造,但是也没有进行规模化的开发。一环十年过去了,新溪子依旧没有太多的名气,更谈不上与地方文旅对接。好在,虽然年代久远,年轻人稀少,它还没有荒废。

明朝正德年间,这个地方其实应该已经有人聚集,只是新溪的地名并没有诞生,有一日此地有人觉得,码头在下,人员聚集,没有溪水流动,难免长久,于是把旧时溪水引入新渠道,成就了一条穿街而过的新溪。

 

川南风水木工石匠被邀请了对此地打造。因为建造临江之上,就做成船型,安和一帆风顺之堪舆,是的这里尽享五百年人气不绝的。

后来杨家在此地开枝散叶,逐渐拓展,据说新溪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其实有半场都是杨家的,还有杨氏宗祠在此。

 

新溪为村,约有600米长的青石板老街,高低起伏弯弯曲曲通向码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有慢节奏的悠闲生活,因为山好水好,这里多长寿老人。

新溪古街街形如水中之舟,中间低两面高。在这放慢的生活节奏里,有很多长寿老人在街上散步。

 

此地古迹保留的也不算多了,老的戏楼也不存在,但是长长的街道还是颇为古朴。

当年它一度是长江水运码头及粮盐等物资集散地,还有12棵类似12生肖的古黄葛树,可惜今天只能看到金猴戏水了。

上世纪50年代,泸(州)永(川)公路建成后,因几公里外又形成一个新集镇——兆雅,新溪便逐渐沉寂下来。

 

古街虽然陈旧,你可以不要小看了几百年前的老泸州古人的智慧,当初他们设计的船形街道和它的排水系统,非常科学。

因地势是两端高、中段低,便从附近引一条人工溪流从街道最低处穿过,街面为桥,全街统一的下水道与桥下溪流相通,使得街上绝不会因大雨而积水,且让街道的污物在雨水的冲刷下能自行排走,保持街道清洁,算是我们古代的雨污分流和海绵工程了。

 

可惜岁月流逝大家对此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这里还有关于建文皇帝的传说,说是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逃难到泸州,从中心场经陡坎子渡河到新溪这边,他用剑在河边的两块巨石上刻下了三座高塔,这塔被人称为“建文三塔”,还路过了一口古井,他喝了以后,就常年不干,还甘甜可口,被当地人称“建文龙井”。

而张献忠在这里也有传说,听老一辈的讲,从古街到长江码头的半山腰处,曾是张献忠“洗川”时的用兵之地。

这里能见两个对称的古堡分布在古道两侧,人称其为“双烛台”,河对面两处绿洲,酷似关公的大刀,于是过去有“河对门双关刀,河这边双烛台,文官去了武官来”的传说。

 

这些都是新溪子值得玩味的人文价值,当然也有人跟我说,这些不打扰最好,就怕弄不好,剩下的残余也破坏了。

我倒是觉得不应该因噎废食,当然真的要做好文旅,资本和运营都是缺一不可的,要是两者不到位,还是那位仁兄说得不打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