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文明》推出创刊20周年纪念版

发布时间:2022-01-11 18:25来源: 未知

  十二月刊《文明》又推出创刊20周年纪念版,厚厚将近400页,全部彩印铜版纸,放在膝盖上比起ipad更有“获得感”。

  通常来说,杂志因为时效性不太适合收藏,但,除了《文明》,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等一线人文刊物,不定期出版特定专题刊(有点mook味道),三联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和“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三期特刊至今还是我的珍藏。

  “文明”这个字眼几乎挂在人人的口头,但几乎没有人可以表述出比较学术的定义,这期《文明》像教科书开篇一样,罗列了古今中外各路专家和大师对“文明”的定义,五花八门,看完除了一大堆拗口的名词,还是无法形成统一概念….

  用庖丁解牛的方法,我对文明的理解从三个维度出发:主谓宾。

  1、文明的主语:人集人类社会,包括人的个体和集体尊严、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人的物质满足。(人包括单数和复数)

  2、文明的谓语:是指进步与发展的动态,表现为科技水平、文化传播、城市管理、军事动能、巨型工程、对周边的辐射…..打造出一个个阶段性、划时代的标志。

  3、文明的宾语:是指由特定人群社会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他们与其他族群形成不同的内在和外在的价值差异,并可以在很长时期保持这种差异和独立。

  想要分析文明之间差异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从文明的主谓宾维度去拆解。首先因为不同文明的主语不同,引领和推动文明的主体构成不同,由强势君王和依附的士绅精英群体pk商人哲科学者贵族冒险家,文明这盘菜的营养和味道肯定截然不同。

  主语的差别导致谓语(路径)和宾语(结果)大相径庭。马未都在节目里说过一句slogan:文明趋同、文化求异。未来的世界,文明总会走向一致性,不管路径上充满多少冤魂和咒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