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华夏民族源远流长,但“华夏”一词出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1-12-27 21:59来源: 未知

  一、“华夏”二字出自哪里?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之中,《尚书》写道“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不论是华夏民族,还是偏远地区的蛮族,都会顺从周武王。

  由此可见,“华夏”的概念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成型了。学术界通常认为,“华”的概念和仰韶文化有关,而“夏”则是取自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

  那么这“夏”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夏朝会用它命名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夏的含义主要有“形式、天气、朝代”几种解释,可是这些概念都是后世人在运用中所总结出来的,并不适用于四千多年的朝代。

  唯一有可能的解释,那便是当时“夏”的含义就是指“季节”,难道说“夏朝”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当时那个朝代有很多大事都发生在夏天?

  可是对于夏朝是否有“春夏秋冬”的概念,我们也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

  根据我国现存最早的记录传统历法的古籍《夏小正》的记载,其中并没有关于四季分辨或者是季节名称相关的内容,也没有出现“夏”和季节相关的记载,所以这个猜测也很难得到印证。

  极有可能在夏朝的时候,“夏”并没有表示季节的含义。既然这个说法得不到证实,自然就有学者提出其他的说法。

  说法之二则是说“夏”最初代表牙齿的“牙”字。这样的说法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就是在古籍中,有出现过“夏”和“牙”混用的情况。

  其二就是过去“夏”和“牙”这两个字的发音很像。可是这样的说法显然也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如果“夏”和“牙”的含义相同,那么为什么后人不用“牙朝”来称呼“夏朝”呢?

  第三种说法则是从夏季的特性总结得来,即“夏”指的是一种昆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蝉”。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一到夏天,蝉鸣就会显得异常聒噪,甚至可以从早叫到晚,一刻也不停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一些代表“蝉”的甲骨文和“夏”字很相似。

  二、夏字到底是啥含义?

  可是这样的说法有两点可以质疑的地方,第一点是学术界对于甲骨文中是否存在“夏”字尚且存在争议,第二点就是没有任何古籍有“夏”代表“蝉”的记载。

  这些说法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都被依次推翻,这个“夏”字在“夏朝”到底是什么含义,或许我们还需要从最基础的方面着手。

  仔细观察金文中的“夏”字,它就像是一个扭曲的人,最上面的“页”字,在古文中就是代表人的头部,比如顶、颔、项等字都含有“页”,而这些词都与人的身体部位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中间往外撑的部分就像是人的两只手,最下面的“夊”(sui),在现代的含义就是指慢慢行走的样子,而在古文中的含义是“脚”。由此可见,金文中的“夏”字,就仿佛是一个人,将人的所有特征都体现了出来。但是这里的“人”并不是泛指世界上所有的人,而是特指“夏人”。

  “夏”在当时代表中原、中土,身处中原的人被称作“夏人”。由此可见,“夏”不仅仅代表地域,也是对于居住在中原一带的人的称呼。现在人们也很喜欢用地域来称呼生活在该地域内的人,比如生活在四川的“四川人”,生活在湖南的“湖南人”。这么说来,“夏”的含义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结语

  我国的文化传统有悠久的历史,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汉字,其背后也可能大有来历。“夏”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但是谁在看见它的时候能将它和“人”联想到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