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公布多项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3-11-18 14:37来源: 未知11月17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四川大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阶段性学术成果研讨会在四川眉山召开。
会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汇报了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
周志清
周志清介绍,成都考古院主要承担两个时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一个是以宝墩遗址、鱼凫村遗址、高山古城遗址为主的新石器时期,另一个是以金沙遗址、竹瓦街遗址、红瓦村遗址、龙泉村遗址为主的商周时期。
除了暂未得到发掘批准的红瓦村遗址、龙泉村遗址,周志清就其他遗址的发掘地点、发掘面积、发掘成果和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其中,宝墩文化新发现疑似水稻田遗迹,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遗迹的空白。竹瓦街遗址是以石头埝遗址为核心的大型聚落群,时代多为西周早期。鱼凫村遗址和高山古城遗址的发掘资料正在整理中,皈家堡遗址考古报告预计2024年出版。
周志清介绍,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已经逐渐构建起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至春秋的文化谱系和年代框架,为成都平原“新石器化”提供了重要线索,距今5000年新石器遗存得到确认,延伸了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时间维度。
此外,礼拜村遗址的发现,对探讨三星堆文化的时间上限和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而金沙遗址年代谱系和年代框架的构建,说明了三星堆文化在距今3500年左右已经扩散至岷江流域,“三星堆——十二桥——新一村”连续而统一的古蜀文化谱系形成。“我们认为新一村文化有必要单独区分出来,这是完善成都平原春秋时期的发展的重要资料。”另一边,古蜀文化独特的祭祀传统和文化面貌,以及“三星堆——十二桥——新一村”古蜀文化谱系所体现的超强的文化传统连续性,也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
现场,周志清还以多件出土器物为例,论证了华夏文化影响或参与构建成都平原夏商周青铜文明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