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博物馆的文物被起了绰号

发布时间:2023-11-10 12:34来源: 未知

“扎手”

“陶二妮”

“二师兄花脸壶”

能相信这些竟然都是博物馆文物的名字

并且公开写在展示铭牌上吗?

近日,有网友注意到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竟有几件文物有了自己的“小名”并被展示出来。随着文博热席卷全国,不少观众乃至考古工作者都会给文物起小名、绰号,这些“网感十足”的昵称远比文物本身的名字更出圈

博物馆该不该展示知名文物的“小名”?有人担心这会破坏文物作为历史见证的严肃性和本应承载的信息,但也有观众希望借此让名字专业拗口的文物特征更凸显,“让更多人感受历史可亲近的一面。

为文物起昵称正热

最近,有文博爱好者发布了一组在甘肃省博物馆拍到的照片,“甘肃省博物馆会整活”。一则葫芦形陶壶上绘有形象的猪面部形象,旁边铭牌第一排上赫然写着“二师兄花脸壶”的字样。这行字的一侧,注有“网络小名”的字样,下方才是这件文物的正式名称“猪面纹彩陶壶”,下方还有命名人的网络名称“淮南市井小民”。而另一件文物“红陶人面像”,人像嘴巴张开,铭牌上记载它的网络小名“远古的呼唤”。

据了解,5件馆藏文物拥有自己的“网络小名”已有一年多。去年甘肃省博物馆联合网络平台发起“给文物起小名”活动,为这5件文物征集并投票选出其网络小名。

彩陶鲵鱼纹瓶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有着仰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国家一级文物。瓶身以细花红陶制成,瓶腹两侧有耳。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乎贯穿瓶身的以黑彩绘制的鲵鱼,它转动身体,两手前举,拥有一双大眼睛的头部被认为是人面。在征集的网络小名中,有人直接称其“小鱼儿”,有人注意到一双手称“举起手来”,还有人唤其“鲵妮”。最终,融合图案、材质和造型特点的“陶二妮”胜出。从兰州到上海求学工作的余筱注意到这个名字,“很亲切很有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