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这首重阳名诗可曾读懂

发布时间:2023-10-23 13:44来源: 未知

凡读唐诗的人,大抵都会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经久难忘。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前夕,记者前往王维的出生地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实地探访,追寻这首千年唐诗里深植的文化基因。

“山东”是何地?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17岁的王维在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已秋天,红叶渐落,天渐凄寒,他想到远在故乡的亲人,顿时诗意勃发,即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短短四句,即成名作。题中的“山东”在哪里?

王维,据《辞源》载,“唐太原祁人”。据《辞海》载:“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旧唐书·王维传》云:“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今山西省吉县),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

王维父亲去世较早,家境比较贫寒,他在《偶然作》一诗中写道:“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王维15岁时就离家前往长安谋求发展,从22岁考中进士起,到61岁去世,宦海沉浮约四十年。王维的足迹以长安为圆心,东到洛阳以至齐鲁,西到凉州或者更西,北至榆林、新秦二郡,南至汉水、襄阳再到岭南。

对于当时寄居长安的王维来说,因家乡蒲州在华山以东,故称“山东”,其实就是现在的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