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虽去画脉永存
发布时间:2023-10-23 13:40来源: 未知黎明 1929.2.15-2023.10.12 黎明,1929年出生于澳门,1940年开始成为岭南画派宗师高剑父的入室弟子。黎明是岭南画派在港澳地区的重要领军人物,曾历任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市政局香港艺术推广顾问团成员、春潮画会会长、香港理工大学驻校艺术家等,他还是广州市文史馆荣誉馆员,澳门收藏家协会永远荣誉会长,高剑父纪念馆顾问,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广州梅社书画院名誉院长等等。 黎明精于花鸟,长于山水,善写人物,兼工带写,淋漓畅顺,题材广泛,尤以善写孔雀而闻名。黎明的绘画生涯中,融会贯通高剑父提出的“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观点,讲求师法自然,灵活生动。其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广东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高剑父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番禺博物馆、西泠印社等机构。
黎明作画,高剑父题字的中国画作品《濠江圣迹》。
日前,南都记者从黎明先生的太太黄咏贤处获悉,2023年10月12日17:46,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入室弟子、香港著名画家黎明先生于香港养和医院安祥离世,享年95岁。“巧合的是,10月12日正是高剑父老师的诞辰。高老师生前与黎明情同父子,如今两人终于在天堂相聚了,黎明可以继续为他最敬爱的高老师牵纸磨墨了。”黄咏贤如是说。
遗嘱捐出珍藏高剑父画作资料
正如黄咏贤所言,高剑父之于黎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黎明原名黎国安,高剑父认为这个名字更适合“当官”,从事书画就不如改为“黎明”,从此,黎明在绘画界就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而黎明生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更是直言:“我的人生经历如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其中最大的亮色就是遇到了高剑父先生,他是我一生的指路灯。”
从1940年至1951年,黎明正式跟随高剑父学画,前后不过11年。但高剑父不论是在广州办学,还是在澳门养病,一直都把黎明带在身边,亲自教导。高剑父临终前,陪侍在旁的是黎明。这种亦师亦父的关系对黎明之后的人生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剑父去世后,黎明对老师的怀念也从未停止。2007年,黎明与夫人黄咏贤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将高剑父的墓地从澳门迁回广州,一代宗师去世半个世纪后其遗骸终于回归故土。
黎明生前最后一次个人画展是2023年4月18日开幕,由澳门基金会主办、澳门春潮画会及澳门收藏家协会承办的“高剑父 黎明师徒作品展”。当时画展在澳门市政署展览厅举行,展出了黎明珍藏的高剑父作品67幅、黎明作品32幅以及高剑父与黎明合作的画作2幅。展出的许多高剑父的重要画迹上都有黎明的题跋,这些题跋不但厘清了高剑父画稿和作品创作的相关信息,而且为高剑父乃至岭南画派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黄咏贤说,黎明生前一直想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高剑父的画稿和作品捐出去,以供后来人研究岭南画派。“他平时生活很简朴,一生的积蓄几乎都用来收藏高老师的东西,只收不卖,积累了1000多份高老师的作品及文史资料,并留下遗嘱,要把他自己一生主要作品及高老师的画作、史料捐出,为岭南画派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