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95后作家周于旸:“逃离”是一个很难逃离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3-10-22 15:35来源: 未知

在上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名单上,“周于旸”这个名字让一些人感到陌生而意外。他是那份名单里最年轻的入选者,生于1996年,他入选的短篇小说集《马孔多在下雨》是他的第一本书。

近日,这位年轻写作者的第二本书《招摇过海》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招摇过海》收录八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个与“逃离”有关的故事:有人想逃离充满鱼腥味的小镇,逃离“渔二代”的身份;有人想逃离以爱之名歇斯底里的母亲;有人想逃离垮掉的家庭;有人想逃离人类的虚无……他们不时仰望星辰,感到渺小和孤独,他们纵身一跃,即便最后狠狠落地。

 

《招摇过海》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回想上一本,《马孔多在下雨》的每一个故事也几乎都与“逃离”有关。

“‘逃离’是一个很难逃离的主题。”周于旸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出版的两本书都是短篇小说集,介绍新书时需要提炼共性,“逃离”就是他找到的那个共性,但它并非预设的主题,“‘逃离’通常意味着出现了困境,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事实上,中学时代的周于旸就将写作视为一种逃离,他逃离课本,逃离题海,却在想象的世界里肆意横行。那时他成绩一般,考试时唯一有兴趣的就是作文题——在他看来,那是唯一一道勉强能自由发挥的题目,尽管还是命题作文。他也参加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获得了第十九届和第二十一届的一等奖。

上了大学,他选择了中文系,毕业后先做了几年体育编辑。从校内到校外,人情世故,千头万绪,各种各样的“规则”像一面大网扑面而来。所幸,写作总能为生活带来一丝轻盈,哪怕只有一小会儿的离地时刻。

“写小说的好处是能够让人集中精神,注意力一旦聚焦,脑子里没别的事情,自然而然就逃离了。”两年前,周于旸已选择在苏州老家全职写作。在此次新书出版之际,他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