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与古为徒:看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书画

发布时间:2023-10-22 15:28来源: 未知

近期,由佳作书局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培文编辑部出版的《龙之国的传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唐宋元书画》出版。该书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经典书画大展图录Tales from the Land of Dragons中译本,汇集150余件书画精品,均以馆方授权全彩大图展示,全书为两卷本,分图版卷和解说卷。澎湃新闻受权刊发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东方部部长吴同先生撰写的导论节选,以呈现其馆藏书画展示思路与内容架构。

中国可将世上最古老、绵延最久的绘画传统算为自己文化遗产的强项,那是一段超过2500年用纸或绢作画的历史。如果将古文献的记载和近现代考古发掘的壁画遗迹包含在内,则这份遗产甚至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后世艺术家对古代大师的尊崇,以及对书画古典风格的传承与革新,正是其绵延不绝的典型特征。中国现存最早的画论出现于5世纪,大概比存世最早的欧洲画论——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论绘画》(On Painting),要早一千年。谢赫(活跃于5世纪晚期)强调在摹写古代绘画时,要将传神作为六法中的一法,而非单纯模仿形式(“传移模写”)。以此一历久不衰的中国式描摹方法,来捕捉古代杰作“气韵”,恰是古画得以留传的一大原因,许多古典风格在今日只能经由历代的临摹本得窥豹一斑。

北宋 宋徽宗《捣练图》(局部)

中国的鉴赏家将古代绘画称作“古画”。这个词里,“古”意为“古代”或“古典”,在其他情况下,也被广泛引申为“上古”——同时具有历史和神话意味的过去。但中国绘画传统的延续性,并不仅仅依赖对古代绘画的描摹,或是对古代的无上尊崇。它是几种文化力量错综交织而出的结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绘画与书法艺术的密切关系,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书写体系,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前17至前11世纪)。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早期的鉴赏家给予书法最高的评价,他们由书法的用笔上领会到绘画的笔法。书法风格与技法的发展变化,对绘画的审美观念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宋徽宗在位时期(1101—1125),诗、书、画被视为“三绝”,这合三绝为一的艺术表达形式,至今仍是中国对世界艺术史所做的最具代表性的贡献。书法与绘画笔法的相互交融孕育了文字与图像的联姻,山水画中初现近似抽象的皴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