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方的孤独先生
发布时间:2023-10-22 15:23来源: 未知某天,约恩独自从黑暗中醒来,有千言万语要表达,但没想清楚表达的方式,究竟去画画还是当个音乐家?
他刚满十二岁,住在北方的海峡边上,有山,有海,有无比漫长的冬夜。他的家族,隐藏于群岭深处,一个古老村落,经营着一片上百年的小农场。若甘心做个农场主,能度过平静一生,春华秋实,儿孙满堂,恬淡而富足地活着,安详又无声地离开。或者,学点文化,还可以去教书——据说这职业曾经让他心动,收入微薄,但受人尊敬,能提升他和家人在当地的声誉。
、
约恩·福瑟,挪威作家、诗人、剧作家,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显然不甘于此,所以买来了画笔,开始涂抹心中的“世界”,但很快兴致全无;放弃的原因也许类似于童话《小王子》里的情景——主人公的“我”幼年时精心绘制了一幅巨蟒吞象图,却被所有大人都看成帽子。
他又买了把吉他,一度混迹于街头乐队,却被小孩子们骂做破锣嗓子。成长的代价就是认清了自我,于是不得不再次与艺术泪别。
他让我想起了自己大学时的师兄,身背画板,怀抱吉他,肩披长发,面容瘦削而冷峻,在草坪上做出写生姿态,或声嘶力竭地跑着调,据说可以吸引女生。若干年后,我们在KTV相遇,他已为人父,身材圆润,眼神迷离,高谈阔论着育儿、创业与养生,时间赋予了他地中海般的发型,已丝毫不见当年的清新、不羁与叛逆。唯有从我手中抢过话筒那一瞬,发出真诚的驴叫,让我从岁月不改的跑调里辨识出他青春激荡的心声。
我想,他依旧是孤独的。
这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因为孤独才要喝醉,或发声,就像卡夫卡笔下什么都不会只能表演饥饿的艺术家;但绝大多数人的那点小念想,要么埋葬在工作职场,要么止步于KTV包房。我并不清楚当年的约恩怎么想,也没见过他年少时的作品,以上文字有一半信息源于他的生平介绍,另一半则是我自己的想象。他从十二岁开始写作,期间曾尝试绘画和音乐,未果,似乎最适合他的只有写作。当他的第一部小说问世时,已过去了十二年。然后兜兜转转四十年,读完大学,换了几份工作,经历了几次婚姻,生了一堆孩子,嗜烟、酗酒、皈依,从小说、诗歌到戏剧,唯有写作还在继续,直到最终摘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他的全名是约恩·福瑟(Jon Fosse)。
他所吸引我的,并非那似曾相识的人生故事或北方人才理解的生活环境,而是所有剧作中,与生俱来的表达欲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