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空山没有人间,即使有人,亦是梦中人

发布时间:2023-10-09 00:31来源: 未知

一座山有它的秋天,即使已被圈为景点,山仍是山,秋天也仍是秋天。

从山上流下的溪水,欢快,清澈,日夜奔流。它们走自己的路,无暇旁顾。

古村名存实亡,牌坊、石巷、瓦屋、矮墙,都成了摆设,仅供观赏。村外竹林、溪桥、栈道,亦为人造,游客如梭,拍照嬉笑。

此地溪山回环,想象从前迤逦人家,泥墙屋瓦,狗吠鸡鸣,村里昼长人静,水流淙淙。

老妇人仍来溪边洗衣,清晨仍早起,赤脚走去菜地。唯有她们的面颜衣色,仍简朴谦卑,与庭树、菜圃、水渠、土地,浑然一体。

秋天在山上,远远的,像一位安详的神。

——《古村游记》三书

秋日雨后,傍晚山中

北宋 郭忠恕(传)《辋川图》(局部)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以前在闹市住过一个小区,里面有个书画院,白天玻璃门开着,门厅一块巨石,两侧栽了几竿绿竹,巨石上方挂着一幅题诗,即王维的《山居秋暝》。每次走过那里,我总不免停步,把这首诗念一念,心中并无感触,但觉那笔墨很浓,字写得好看,暗想这里与此诗似乎不宜,嘈杂闷热,既非空山,也没有那样的秋天。

那样的秋天,恬静,淡远,雨后空气清新,微有凉意。如果说天气是自然界的嗅觉,那么诗也是一种嗅觉,山居的诗人,嗅觉尤其灵敏。

《山居秋暝》,作为一首名诗,到底好在哪里?这首诗并无多少意思,也无多少意味,也并不深刻。若论意境,不过是寻常写景,且通篇写景,清代王士祯即批此诗:写景太多,非其至者。清代诗评家沈德潜亦批,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景象虽工,不得为楷模。

平心而论,这首诗的确算不上惊世之作,但王维的随意挥写,给人以清新、生动的感觉,雨后山中,初秋晚景,清绝空灵,天地万物,得大自在。

在王维看来,山永远是空山,即使是春山,静夜中也是空的,“夜静春山空”。我们应当知道,王维所谓空山,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一种禅境,色即是空。“空山新雨后”,空山这个词充满寂静,能听见回声,新雨后,即刚刚下过一场雨,诗从此时写起。起句为全诗定调,起法高洁,便带得通篇俱好。

读诗是一种体验,就像体验一种行为,身体感受比头脑思考更直接、更接近本质。《山居秋暝》是一首用感官写的诗,我们读时,也只需调动感官即可。空山新雨后,我们得用感官去体验,用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去感受新雨初霁后的山里。

“天气晚来秋”,秋天不是概念上的认知,而是从暮色和雨后的凉意中体验到的,这个句子传达的就是此种自然而然、又略带惊讶的体验:是秋天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写景,淡雅,空灵,此是无人之境。明月松间,石上流泉,不知今是何世,千年万年即是当下。空山新雨后,月光更冷,泉流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