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新时代考古成果 400件新出土文物鉴往知远

发布时间:2023-09-23 00:17来源: 未知

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的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系统汇集展示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涵盖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从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从边疆考古到丝绸之路考古多个领域,生动讲述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完整呈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新时代考古成果印证了《论语》所说的“十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里记载,子张向孔子请教是否能够预见未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张是孔子的弟子,他这里提出的问题“十世可知也”就是问老师“今后十世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这次“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中展出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考古发现就印证了这段话。

  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布方发掘,发现并清理了16座墓葬。这些墓葬的时代大致为二里岗下层阶段,按规模可分大、中、小三类。随葬品主要包括商和晋南土著文化因素。

  大、中型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与之共存的陶器时代特征明确,为商初青铜器断代确立了可靠的年代标尺。可以看出这里大、中型墓葬已经形成了鼎(鬲)、斝、爵的礼器组合,与夏代晚期贵族墓中的礼器组合略有不同,从考古角度诠释了《论语》中孔子所讲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西吴壁商代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构成、礼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国家形态与统治模式等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当我们仰望历史苍穹,文明之光灿若星河;当我们俯首脚下热土,浩浩历程绵亘万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生生不息,以遒劲笔墨写就壮丽史诗。

  距今6000年至51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节奏加速,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各地区文化宛若“满天星斗”,相互交融。距今5100年至4300年,长江、黄河中下游相继进入文明阶段。我国的文明进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并进,中原领先”的发展格局。

  对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抚慰我们对已经逝去时光的怀念,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温故知新,在时间的长河中理解现代,谋划未来。

  考古,使得古与今、一层层时间、一个个人物在特定的空间里交织,让过去的时空有了新的生命。

  中国考古学百年逐梦蔚为大观

  1840年之后,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中国学界开始了解和研究考古学:以章太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介绍考古学;殷墟甲骨和敦煌文书的发现更是让世人知道了中华考古。

  于是,1922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率先成立考古学研究机构,马衡任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后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研究机构。

  1934年底,考古学家苏秉琦去宝鸡时途经西安、咸阳,感叹:“这一带是周、秦、汉、唐的故都所在,远望去尽是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丘陵冢墓,下边埋葬着我们的列祖列宗、先公先王,因此我想起了那些威名远播的民族英雄,和他们不朽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