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猛边将一战成神,一战成魔
发布时间:2023-08-11 00:07来源: 未知天宝十四载十二月(756年1月),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攻下洛阳、肆虐中原,却为潼关所阻。唐朝盛世尚存一息。
一天,驻守潼关的高仙芝外出回来,却看到了一幅杀气腾腾的画面:宦官边令诚手拿敕书,面容阴鸷,背后站着一百多名陌刀手,他的身前有一张草席,上面躺着大将封常清的尸体。
这两位算是高仙芝的老朋友。多年以前,高仙芝还是一位没什么名气的将领,封常清是他的部下,边令诚是他的监军。三人在西域相识,共同经历了一次长途奔袭的战役。那场战役之后,高仙芝取得大胜,名扬天下;封常清辅弼主将,多有战功;边令诚向皇帝宣扬战果,使高仙芝升任节度使。
安史之乱爆发后,三人再度相逢,可是一切都变了。
玄宗派遣封常清、高仙芝迎战叛军,边令诚作为高仙芝的监军随行。封常清出师不利,屡遭败绩,在撤军途中遇到高仙芝,两人一合计,叛军锐不可当,不如先退守潼关,再徐图进取。而边令诚多次想要插手军务,高仙芝并没有听从,二人失和。
作战失利,退守潼关,还得罪了监军的宦官,前路必然凶险异常,高仙芝应该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这时,边令诚开口说话了:“对于御史大夫(即高仙芝),皇上也有诏命。”随即,便把高仙芝的罪状念了一通,什么畏战退兵、克扣军粮、动摇军心等等。
听到这里,高仙芝知道,定然是边令诚怀恨在心,在皇帝面前给他罗织了这些罪名。于是他喊冤道:“我退兵是有罪,虽死不敢推辞。可是说我克扣士兵赏赐和军粮,这是诬蔑!”接着,他对着边令诚说:“上有天,下有地,三军在此,你难道不知道吗?”
高仙芝知道是小人作祟,毕竟圣命难违,他只有赴死。
行刑前,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的尸体感慨道:“你是我提拔的,又接替我当节度使,今天我和你一起死在这里,这难道就是命吗?”随后,高仙芝被诛。
一日间,两位名将身死,长城自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