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星空搬进美术馆
发布时间:2023-08-11 00:04来源: 未知展览以舷窗中看到的一颗蔚蓝星球为起点,这件名为《蔚蓝色星球》的作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太空回望地球。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的配音随着画面响起,邀请更多人步入“星河角落”。
展览主办方“星河角落”代表及策展人安久,在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接受专访时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宇宙中浪漫地一直旋转着,地球带着我们每秒在宇宙中转动约465米。这件作品让大家从进入展览的那一刻就能以宇宙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也感知到人类与天文学密不可分。”
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说:“希望能让更多人抬头仰望星空,这与时代美术馆希望更多人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的想法不期而遇。当人们向外探索宇宙的时候,实际也是向内探究自我的内心。这种内外之间的关联思考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辽阔与强韧。”
看,宇宙正在纺织、星云也有旋律、对星星说的悄悄话正在太空流浪……
诗意的科普和浪漫的讲述
展览由星河角落、《中国国家天文》、时代美术馆联合打造,历时3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天文摄影作品、天文主题艺术装置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作品,带领观众开启光年之外的“暗夜之旅”。
安久介绍,展览名字的由来是艺术家、科学家、天文爱好者们,共同对宇宙探索而产生的“角落”故事;而“步天诀”是中国古代一部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宫的著作,之前仅传于皇家和观象台之间,普通百姓无法看到。
“我们邀请了艺术家、天文科学家以及普通人来呈现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进行公众与天文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让天文科学从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成为可以被普通人感受、体验甚至互动的文化内容。”安久说。
展览汇聚10个国家的近30件跨界艺术作品,展示着不同个体与宇宙或硬核、或诗意的对话。
《步天歌—十二月令》将诗歌转换成集天象、历法、干支等要素为一体的交互数字影像;200个装有不同矿物质和石头的吊瓶构成了《我们的星际身体》,让观众在触摸瓶子时感受到,我们身体中的元素源自恒星的爆炸;《月鹅领地》则介绍了艺术家受科幻小说启发,模拟月球环境训练“月鹅”,并创作影片的故事……
让安久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她和艺术家李昊哲、音乐人钱正昊合作的《天体乐章》,从真实拍摄的深空天体数据到人工组成的彩色影像,再使用“声化技术”将真实天文图像转化为声音。创作提出了“每个人都可以触及星空”的畅想,希望让视障人士也能聆听天文图像,并感受星河的浪漫。
“仰望星空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
作为一名星空摄影师,起初安久只是想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拍下的照片,随着作品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她感受到了记录星空的意义。抑郁症的小孩儿看到星空以后逐渐走出阴霾;为考研压力所困、想要离家出走的年轻人看到浩瀚星河以后,觉得自己所烦恼的事情微不足道……
也许,正如展览主办方星河角落所希望的——在惊涛骇浪的生活中,无垠纯净的星空始终是能够治愈大家的乐土。“星空就像一条纽带,有人会去传承,然后再度发光。我想让更多人去发现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因为仰望星空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安久说。
公益艺术项目“步天计划”首次在展览中亮相。该计划邀请所有人共同讲述宇宙故事:有人任职于国家航天局,参与过一个又一个的探索任务;有人是大学教授,用水墨与影像探寻着宇宙;有从5岁就开始创作天文艺术的女孩,在科学家爷爷的故事中穿越星际;有和星星对话的孩子,把言语打包到太空,除了她与星星,没有其他人知道……
安久说:“并不是展示完作品就完了,‘步天计划’会一直接收大家的想法,它就像宇宙一样,一直更新。‘步天计划’丰富了此次展览的易进入性,让天文不再‘高高在上’,而能落地实现普通人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