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这座遗址见证中国古代冶铁“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10 23:59来源: 未知

记者跟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采访团一行来到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探寻中国古代冶金科技发展的成果。

 

  该博物馆依托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而建。古荥汉代冶铁遗址,是一处兴盛于西汉中叶至东汉早期的冶铁遗存,经考古勘探,该遗址总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作为汉代河南郡第一冶铁官营,这里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汉代冶铁遗址。

  球墨铸铁技术领先西方国家1900多年

  1947年,英国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球墨铸铁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提高铸铁强度性能的重大突破。然而,我国考古学家发现,至少在战国晚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出现球墨铸铁技术,并且这项技术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被考古证实。

 

  据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馆长阎书广介绍,我国科学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335件战国至汉魏时期的铁器进行金相检测分析,包括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在内的多个遗址出土的铁器中共发现10余件球墨铸铁。国际冶金史专家对此进行验证后认为:古代中国已经摸索到了用铸铁柔化术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这一发明早于西方国家1900多年。

  “古球墨的发现彰显了我国古代领先千年的冶铁工艺,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和不断探索、不断变革的精神。”阎书广说。

  椭圆形特大冶铁竖炉领先西方国家1800多年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出土了两座冶铁炉,据专家推测,炉子的有效高度为6米,日产生铁约一吨。椭圆形的炉缸是汉代工人在生产过程当中总结出的一种扩大炉缸、增加炉子容积的科学方法,解决了鼓风吹不到炉中心的问题。

  阎书光介绍,椭圆形冶铁竖炉这项技术直到1850年英美两国才先后攻克。“足以说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一号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炼设备,这标志着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在汉代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