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何处听秋声?在梧桐,在柳树,还是在楸树?

发布时间:2023-08-08 00:04来源: 未知

立秋前后,还在伏天,依然燥热。诗人客居临安,见远处苏州玉屏山的云气渐渐消散,山色一片空明。睡意迷蒙中分明听见“秋声”,梦醒后起身,却只见“满阶梧叶月明中”,那是“秋声”残留的痕迹。

何谓“秋声”?“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风吹叶落,便是秋声。在刘翰的笔下,这“秋声”是梧桐发出的,满阶梧叶恰是证明。

而若换作唐代,能发出秋声的,便不止是梧桐。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唐·柳氏《答韩翃》

据《太平广记》,柳氏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的妻子,两人在安史之乱中离散。及肃宗收复长安,韩翃遣使访柳,写了一首《章台柳》赠之,柳答以这首《杨柳枝》作答。

“一片柳叶的的凋谢,宣告秋天的来临,这个时候,纵然你回来,我也如同这柳树一样衰老了。”柳氏以秋柳比拟自身。

除了柳树,在唐代,楸树同样是立秋的标志性植物。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唐时的立秋日,长安城售卖楸叶,人们纷纷买来插戴。而到宋朝,此俗风靡全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孟元老笔下的开封地区的风俗,在苏州同样流行。范成大在《立秋》里写道: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