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千年技艺 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3-08-07 00:31来源: 未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本版推出“美在乡村”栏目,聚焦各地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新面貌。栏目首推“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系列,通过多元视角透视传统工艺创新发展之道,展示美术和设计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基层党建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探索新路径。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倾心主题创作,以匠心巧手传递“大道理”、涵养“大情怀”。近期在宁德召开的“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现场,背景墙上融入柘荣剪纸艺术元素的会标和4件以“四下基层”为主题的巨幅作品,让与会者眼前一亮、赞叹不已!柘荣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正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南北融汇 质朴灵秀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96岁高龄的袁秀莹坐在桌前,刀随手动,寥寥几下,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便跃然眼前。幼时即接触剪纸的袁秀莹是柘荣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柘荣县,几乎家家有剪纸、户户会剪纸,窗花、摆件、挂饰……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剪纸元素。从男婚女嫁到生日寿诞,人生中的每个重要阶段都有剪纸的陪伴,可以说,剪纸早已深度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2000年,柘荣县凭借剪纸艺术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始于唐、盛于清,柘荣剪纸随中原士庶南徙而流入,最早由民间刺绣的底样发展而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二月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是对柘荣剪纸的真实写照。历史的演进造就了柘荣剪纸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赋予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它保留了中原剪纸的特点,表现内容极为丰富,有人物、花木、鸟兽、山水、文字、果蔬、昆虫等;用途非常广泛,有窗花、礼花、喜花、鞋花、枕花、肚兜花、帽花、屏花、箱柜花等。在创作手法上,柘荣剪纸也保留了中原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的特点,创作时不打草稿、不用粉本,先剪外形,再进行图案内部镂空。剪纸外形不求对称、随意挺劲,图案概括简练、质朴粗犷,布局轻松写意。正因如此,柘荣剪纸有“中原剪纸文化活化石”的美誉。在后期发展中,柘荣剪纸受南方剪纸风格影响,细节处理上更显严谨、秀丽,由此形成了兼具粗犷随性之外形、细腻柔美之细节的独特艺术魅力。“柘荣剪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