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故宫雨水排水延用紫禁城古雨水系统 会积水但能

发布时间:2023-08-06 00:00来源: 未知

北京近期持续暴雨天气,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如何安全度汛?近期在网络上流传的积水情况是否属实?在31日的走访中,记者不仅在大雨中亲历“九龙吐水”景观,也感受到故宫排水系统的复杂完善。

 

故宫内积水一般可较快排出

7月2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故宫博物院部分区域出现短时间的积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场降雨造成的积水,故宫博物院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检查。

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介绍,22日的降水是故宫博物院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强降水,24小时降水量达到93.5毫米,接近大暴雨级别。故宫博物院第一时间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视、排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开放区域有一处严重积水,位于慈宁宫院落西侧。由于雨强较大,短时间内积水达到17厘米,通过人工排水等措施,雨后积水快速排出;8处轻度积水,最大水深6厘米,在雨后半小时内完全排出。

“通过对积水区域反复排查,我们观察到慈宁宫西侧排水能力较往年明显下降,随后进行全面检查,并挖开了围房后墙支沟和暗沟的交界点,从暗沟中清理出大量的淤泥和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通过对现场的分析,我们初步判断因为短时雨强过大,冲落屋面夹垄灰,与部分观众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一起冲进排水沟内,堵塞排水口。目前已经完成暗沟清理,恢复院落排水能力,同时进行支沟构造修复,我们将继续持续关注该区的排水情况。”

 

根据记录和经验,工作人员也总结了故宫易积水、漏雨的区域和建筑,并对其加强巡视和保养。“比如慈宁宫,就是我们较为关注的区域,因为它的排水沟暗沟从进深较大的房屋下通过与院外的支沟相连,清掏非常不易。因此,几乎每场雨中、雨后我们都会去现场检查,一直未发现明显的积水现象,一般大雨后30分钟之内就能将院落的水排走。”狄雅静说。

故宫延用600年紫禁城古雨水系统依然有效

在采访中,狄雅静和故宫博物院行政处副处长于翔不约而同提到,故宫目前拥有相互独立的两套排水系统,其中的市政污水系统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保障故宫博物院开放后如厕等问题,经专业规划设计、上级单位审核审批后建设;而雨水排水仍然沿用紫禁城古雨水系统排放至金水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