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

发布时间:2023-07-30 00:53来源: 未知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体系布局,提升服务效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正式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博物馆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博物馆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体系布局、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效能、扩大传播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博物馆发展更具活力,不断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针对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个别博物馆出现预约难的现象,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高涨,特别是在寒暑假及节假日参观高峰期,有限的门票数量难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国家文物局于7月14日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积极响应,出台多项优化服务措施。在优化服务供给方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采取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参观人数限额等措施。故宫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设立服务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快速预约和检票通道,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提升规范管理能力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北京警方对加价倒卖免费门票的“黄牛”进行专项打击,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处罚3人。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出台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及商业拍摄,优化参观体验。在宣传引导方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发表声明,引导观众共同抵制商家“代抢”等扰乱秩序行为。

  下一步,将通过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预约机制。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措施,进一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有8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督促指导各地切实履行公约义务,提升保护展示水平。组织启动实施莫高窟、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监测预警项目,探索系统保护、科学管理、全面展示的有效路径。督促各地落实世界遗产大会决议,重点谋划丝绸之路、武当山古建筑群等遗产地提升保护管理举措,提交6处遗产保护状况报告。

  在世界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国家文物局加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合作,积极推动海丝沿线国家联合申遗。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扩大海丝申遗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在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等重大事项中发出中国声音,坚守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