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绿松石龙形器有何寓意?

发布时间:2023-07-27 17:56来源: 未知

“夏文化”一直备受关注。近期出版的《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夏礼为中华礼仪文化之源”,引发了不少讨论。

  该书作者之一侯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吕氏春秋?知度》中有“择国之中而立宫”,《周礼?考工记》记载“王宫居中”,体现了宫殿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居所,是天下权力的核心所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的表现。二里头夏都宫城作为“后世古代宫城的鼻祖”正是印证了“夏礼为中华礼仪文化之源”。

  侯卫东提到,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如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玉牙璋等。其中,绿松石龙形器是一件超级国宝,被誉为“中国龙”,是二里头先民龙崇拜的典型表征。

 

  “最早的中国”

  1959年,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调查“夏墟”时,发现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何二里头遗址会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此前有观点认为,60多年的考古探索表明,二里头是最早在洛阳盆地建都的广域王权国家都城遗址,最符合“最早的中国”。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这里即夏朝晚期都城遗址。

  2023年,《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发布,分为文明之源、文化经典、文化名人、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黄河六大板块,计划用10年时间出版150种图书,其中就包括侯卫东等所著《寻夏记》。何为“最早的中国”,该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该书认为,殷墟甲骨卜辞、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兆域证实了《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王朝是可信的,《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等文献都明确记载有夏王朝的信息,西周、春秋时期铜器铭文还提到夏和禹,毫无疑问,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确实存在。

  其次,二里头遗址已具有早期王都的规模和内涵,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等考古学遗存共同构成了“最早中国”。“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二里头文化四期已进入商代早期的纪年范围,这与二里头夏都、郑州商城之间的兴替关系相合。”他表示。

  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布局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过程中,“最早的紫禁城”横空出世。

  侯卫东解释,学界认为二里头夏都是“最早的紫禁城”,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建都“尚中”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择中立宫”的早期案例。

  这首先体现在宫城位于都邑的中部偏东,大致位于都邑中央,网格状干道又将其定位在都邑中心,使宫城位于都邑布局的核心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