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在水印版画中感受匠心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04 00:58来源: 未知

十数米长的玻璃展柜中,1667块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木刻原版依次陈列,其上的精细纹理与精美图案清晰可见。样式繁多的家具、古朴雅致的器物、鲜活生动的人物……将这些局部细节通过繁复的印制工艺进行重新组合,便成就了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巅峰之作——木版水印绢本《韩熙载夜宴图》。

重现经典 接续古今——在水印版画中感受匠心传承

荣宝斋木版水印绢本《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近期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经典的复现与传统的再造——荣宝斋350周年木版水印当代艺术主题展”,以三大板块呈现百余件作品,不仅系统梳理了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发展历程,深度展现了木版水印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新时代语境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现经典 接续古今——在水印版画中感受匠心传承

木版水印绢本《韩熙载夜宴图》印版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也是运用印刷技术进行图像复制与生产的先行者。中国雕版印刷术自隋唐起便运用于出版物的刊印中,至宋代形成三大出版系统。明代更是中国古代出版业的鼎盛时期,不论是出版物的数量还是种类均达到空前水平。”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琦介绍,1896年,民族品牌荣宝斋设立“帖套作”机构,以雕版技艺印制信笺、书籍,由此逐渐形成以套版印制大幅书画作品的独特技艺,名为“木版水印”,在纸本与绢本经典名作的复制上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水准。此次展览首次将刊印于1979年的绢本《韩熙载夜宴图》和相应印版合璧展出,希望在呈现精彩作品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其背后复杂的技术原理和工匠精神。

展厅内,木版水印绢本《韩熙载夜宴图》前人头攒动,观众正聚精会神地在展柜里寻找与画面相对应的木刻原版。“早就了解这一名作的内容,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展陈方式,绢本作品复刻技艺的复杂程度让人震撼。”前来观展的肖女士发出感叹。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的印制历时20年,由于画中人物、场景极其丰富,需要印制者对画面有深刻的理解,并精准把握每个人物及各类细节的特点。刻版名家张延洲为了表现出原作的笔墨情趣,运用如划刀、劈刀、崩刀等雕刻手法,以刀代笔,在坚硬的黄杨木上还原出线条的韵味,可谓巧夺天工。同时,为了印制出堪比原作的作品,技师孙连旺经过反复实验,最终选择了“轻蹾法”,用以棉布扎成的小球把印在丝绢上的矿物质色反复往下蹾,让色彩均匀渗透,从而解决了矿物质色不易在丝绢上着色的难题,使画面色彩厚重、沉稳。《韩熙载夜宴图》的成功印制促进了木版水印技艺的发展,在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