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生动展示和传播光影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3-06-18 01:50来源: 未知

三十载精心培育,大学生电影节已成为检验中国电影创作的一块试金石。在一方方遍布各地高校的银幕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受到大学生观众喜爱的影片。大学生电影节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今年吸引了100余所高校参与,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反映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从首届大学生电影节举办至今,电影节评委会一直由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推举的30余名大学生和10余位专家构成,并且将40岁以下作为评委年龄的硬性要求。在评选标准上,大学生电影节坚持不受商业影响和流量裹挟的学术品位,推崇具有艺术特质、新锐表达的作品。不少电影人是在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电影节奖项。

 

从创立之初,大学生电影节就不将自己定位为一般性校园文化或者娱乐性活动,而是将学科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学术引发讨论,每一届大学生电影节都会举办讲座、对话、研讨会、见面会等活动,围绕中国电影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争鸣、观点交锋,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提升对电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文化在青年群体的推广培厚土壤。吸引更多高校学子参与,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参与度是电影节的追求。30年来,不论学校操场的露天放映,还是学术报告厅的专场放映,看电影、评电影都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从北京师范大学北门到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的一小段人行路,被许多学生称为“电影小道”。因为在电影节期间,这条小道上总是交织着学生们络绎不绝的身影和热烈讨论的声音。我们注意到,青年学子在电影节上表达见解,但他们绝不是只喜欢某一类电影。与学生们一起观看展映影片时,我们常常看到青年人因为被优秀的红色题材、英模故事感动而落泪。青年人永远不会拒绝真诚的作品。青年正处于可以塑造的人生阶段,正能量的影片之所以打动他们,关键在于创作者做到了与青年人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