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飞往温哥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12 14:48来源: 未知

《飞往温哥华》是《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蒋在的最新小说集。“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

本期书目

《飞往温哥华》

作者:蒋在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4月

作者简介:

蒋在,小说诗歌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钟山》等。出版小说《街区那头》、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飞往温哥华》里的人物都呈现出一种既主动又被动的生命状态。

一对早年离异的中产父母,为了陪伴身患抑郁症的儿子而飞往异国;分手的异国男女想要战胜曾让他们分开的东西,死亡的威胁却悄然而至;寄居在姥姥家的女孩,盼着父亲归来一同放风筝,等着昏迷的母亲醒来;涂口红、翘着兰花指、卖洗衣液的男孩,以自己的方式强硬地生活着;父亲去世半年后,男孩收到叔父的邮件,从温哥华前往西雅图的农场处理遗产;女孩小茉莉夹在母亲的重病和父亲的异国婚姻中,审视着自己的不幸和成年人以爱为名的自私。

目录:

飞往温哥华

再来一次

等风来

午后,我们说了什么

遗产

小茉莉

后记 驾驶我的车

它为何吸引人?

 

  •  

    《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蒋在的最新小说集。蒋在11岁开始写诗,18岁开始创作小说。凭《斯阔米什森林》《叔叔在印度》《街区那头》3个短篇小说,完成从诗人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首部小说集《街区那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首部诗集《又一个春天》入选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故事和千禧一代的成长心灵秘史,缓缓穿过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绝、痛感、孱弱瞬间,不卑不亢。

     

  •  

    蒋在是拥有全球化视野的九零后写作者,异国生存经验和对当代青年内在精神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她的写作疆域。冷静、峭拔的语言之下流动着属于青年人的柔软体恤,这是属于蒋在的小说调性。她是带来喜悦、未来可期的新一代小说家。——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蒋在小说中的事体、人物、经历和况味是相当独特的。这个毋庸赘述。想要说的是,这里活着经典文学的趣味和体统——挑剔中的宽怀如契诃夫,困境中的坚忍如雨果,变乱中的发力如罗曼·罗兰,四顾中的自视如里尔克,尴尬中的体恤如茨威格……读蒋在的作品,似能感知她曾多次有过的愉悦,从经典文学那里投射而来的夜光,每有一束恰巧打在欲言又止处,都使她心存幸遇的暗喜,于是无数具体的物象露出了可触的纹路,生发迷思甚至哀怜之感,悟出那些经由艺术的语言才可能传导的独属于文学的东西:有态度的开合,有难度的拉伸,有温度的疏密,有亮度的动静……——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

     

 

《飞往温哥华》(试读)

她睁开眼睛,机舱里的灯已经灭了。打开飞行显示屏,模型机在那片深蓝色的海域上飞行,她不知道地面上的时间,以及她的丈夫在做什么,她和他是第二次这样失去联系。近九千公里的距离,屏幕上显示已飞行四千多公里。

她想着还有几个小时,将与前夫景崇文重逢。她记不得他们是哪一年离的婚,十年前?八年前?或者更远。好像是一个春天,她穿着一条齐脚踝的黑白条纹的裙子从办事处昏暗逼仄的办公楼里走出来,墙角的地面上落满了黄色的迎春花,还在枝丫上的花反而是黯淡的。从那天起他们就再没有见过面。在机场候机时,她想象过景崇文现在苍老的样子,她甚至觉得自己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