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标遗产”泖塔将启动修缮
发布时间:2023-04-30 17:23来源: 未知唐乾符年间(874-879年),僧如海在泖河中筑台建塔,后增殿阁,名澄照禅院。塔为五层方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基边长8.63米,塔身主体高度20.6米,总高28.2米。宋景定年间,改名福田寺,亦名长水塔院。明代多次修缮。塔以泖为名,源于泖湖,其时泖河广阔,来往船只都以泖塔为标志,夜间塔顶悬灯,指示航道。
“世界航标遗产”泖塔将启动修缮 上海市青浦区供图
1995年11月至1996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泖塔进行了全面修复,现在看到的泖塔就是当时修复后的样子。1996年3月,在对塔顶的砖砌体进行修缮时发现了天宫,宫内发现有承露盘铭文、明代鎏金铜菩萨像3尊等文物。
不同于其他古塔,泖塔既是佛塔又是航标灯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艺术及科学价值。登上泖塔可以远眺佘山等“松郡九峰”,山光塔影,景色秀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与泖塔、泖湖相关的诗篇。
据载,仅名人所提的匾额就有朱熹的“江山一览楼”、宋徽宗“云山堂”、赵孟頫的“方丈”、董其昌的“小金山”、李待问的“浸烟藏月”等。明代徐霞客曾三游佘山,泛舟眺望九峰,他第三次游佘山,转入泖湖,赞美泖塔:“辉映层波,亦泽国之一胜也。”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潘勇强表示,距上次泖塔全面修缮已有近30年,由于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等因素,泖塔廊柱、斗栱、檩条、塔心木等木构件受潮变形开裂,屋面铁件锈蚀、局部瓦件脱落缺失,塔刹铁件锈蚀,部分墙体涂料脱落,室内踏步破损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利用。故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决定启动泖塔修缮计划,由文物修缮专业单位经过现场严密勘察、精心编制修缮设计方案,并由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借此泖塔修缮契机,在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途径,充分发挥泖塔文化价值,彰显青浦江南文化特色,为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和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