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文化遗产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应对挑战

发布时间:2023-04-30 17:20来源: 未知

每年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4月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在圆明园共同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专家演讲、圆桌座谈、公众交流、展览展示等环节,对时代变革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行探讨和思考。

  变革中的文化遗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一个变化和不确定因素成为常态的世界,从地缘政治冲突到气候环境变化,从社会思想变迁到科学技术革命,都会给文化遗产带来风险与挑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表示,“变革中的文化遗产”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文化遗产在变革中所处的位置、遇到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二是文化遗产在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作出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

  宋新潮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在不断变革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古代军事运输补给的渠道,到承担国家税赋功能的漕运体系,再到维系国家政治文化安全的命脉,大运河是政治和历史变迁的晴雨表。从隋唐运河到京杭运河,其空间格局变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铸就历程。

  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冲突的加剧导致文化遗产在战争或恐怖主义事件中遭到破坏。比如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炸毁巴米扬两尊大佛,2015年8月叙利亚极端组织炸毁巴尔米拉历史名城的凯旋门、神庙等古罗马遗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冲击也很大。2016年,台风“莫兰蒂”所带来的极端降雨天气所引发的洪涝灾害,致使泰顺廊桥—薛宅桥遭到破坏。2019年7月,莫高窟遭受极端降水天气侵袭,不但造成洞窟崖体碎石掉落,而且暴雨造成的山洪冲毁进窟唯一道路,遗产地被迫采取应急预案,暂停开放。“这些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和天气在短期内对文化遗产的本体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海平面等的变化,则会改变遗产地所依赖的环境,进而改变从保护到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模式,也直接威胁其遗产价值。”宋新潮说。

  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影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态度。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很多古城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艰难抉择,在此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遗存或被拆除,或被改造,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难以留存。威尼斯、布达佩斯等城市都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警告,要求正视过度开发对文化遗产的威胁,英国“利物浦海上商城”甚至被移出《世界遗产名录》。“这些保护和发展的困局,让我们对文化遗产在时代变革中的脆弱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宋新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