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为何会有个“杏花花神”的名号?
发布时间:2023-04-27 15:04来源: 未知在古代,花朝节曾盛极一时,与元宵节、中秋节齐名,合称“月半节”,是当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花朝节的产生是源于对“花神”崇拜,与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会在花朝节期间祭祀花神、赏春游园、祈求风调雨顺。最早“花朝”一词并没有节日之意,而是与“月夕”并举,形成“花朝月夕”,是良辰美景的意思。
花朝节举办的时间一直不固定,有二月二、二月十五、二月十二等众多说法。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原因是地理环境、气候原因导致的,往往北方举行的时间相对晚一些。因为花朝节应是在花开之日,春回大地的时节,一般看来在公历的3月份,“惊蛰”与“春分”之间。
中国人过节一定要配上特定的饮食习惯,花朝节的饮食特色是:饮百花酒、蒸百花糕。百花酒的记载是用百花、百果、百谷酿制而成,农民们用自己亲手种植的花果酿造芳香清冽的花酒,为花神生日而助兴。关于白花糕的来源有个说法,相传武则天特别喜欢花卉,在花朝节这天游园,会命宫女们采百花与米捣碎后蒸作白花糕,赐予群臣们。制作的白花糕既有花卉的芳香,又有谷物的清甜,口味甚好。同时,白花糕还有强身健体,缓解腰部疼痛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撑腰糕”。在唐代,花朝节主要还是贵族间的活动,直到发展到宋代,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逐渐变为大众化、世俗化的民间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