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的“丫鬟”们 与金钗一样值得被讨论
发布时间:2023-04-21 14:43来源: 未知对于《红楼梦》,大多读者往往将目光集中在宝玉、黛玉、宝钗等主角身上,使得红楼丫头们处于视觉“边缘”。实际上,由麝月、紫鹃、小红和茜雪、鸳鸯和平儿、四儿和五儿、芳官和龄官们所呈现的另一幅红楼图景,也足够生动鲜活,显示出曹雪芹伏脉于千里之外的写作匠心。
学者梁归智基于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的研究,对这些红楼丫头进行了再一次深描。如争议最大的花袭人,“是个好人,绝不是坏人”;紫娟并非一个会为黛玉而错怪宝玉的“糊涂人”;麝月本意是镜子,她的言行和“风月宝鉴”的寓意相关……
本文摘选自《红楼疑案》,经出版社授权发布。因篇幅所限,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拟。
《红楼丫头》
细心的读者一定有体会,前八十回《红楼梦》其实对丫头描写得更为出色,她们的形象之栩栩如生,故事之生动活泼,所占篇幅之丰富,都绝不亚于对正册中小姐和少奶奶的描写。
但相对于正册中人来说,第五回的“册子”只有副册的香菱,又副册的晴雯和袭人有图像谶语,而晴雯又在前八十回有了结果,香菱的结局在第八十回也已基本完成,所以对红楼丫头的探佚就相对比较困难,只能多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方面着手,多从原著整体结构大趋势推测考虑,这样其必然率和或然率也就更为多歧。
01
袭人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吗?
首先讨论一下花袭人。对她的看法历来存在着尖锐的争论,过去占主导地位的是否定,说袭人是“众所公认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奴才”,其罪状有:箴劝宝玉“走正路”——做封建统治阶级的孝子贤孙,诬告暗害晴雯,导致晴雯被冤死,向王夫人密告宝玉和黛玉关系暧昧,在“调包计”里充当帮凶,促成黛玉之死,宝玉出走后又忘恩负义,嫁给了蒋玉菡,“从此又是一番天地”,不贞不烈。总之,花袭人是个奴才、密探、帮凶、小人。
这种认识当然并不符合曹雪芹笔下的花袭人这一人物的美学规定性。仍然是两个问题作梗,一方面后四十回续书完成的花袭人起了干扰作用,另一方面还是“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传统审美观,以及后来的“阶级划线”“思想划线”的教条主义在人们的头脑里作祟。
后四十回续书不是曹雪芹所作,暂且不论。弄清前八十回里袭人的思想本质和性格逻辑,再结合脂批的有关提示,则可以勾勒出《石头记》原著全璧中花袭人的真面目。我们一条一条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