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女性的中年困境和“半糖”婚姻

发布时间:2023-04-17 15:33来源: 未知

近日,“70后”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骆平出版了新作《半糖时刻》(浙江文艺出版社)。这部小说通过高校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书写,描摹了中年高知女性的情感与精神困境,以一种独立又温润的女性思想,治愈现代女性的多重焦虑。

4月9日,骆平出席了在上海建投书局举办的《半糖时刻》新书分享会,与座谈嘉宾黄昱宁、小白一起交流小说《半糖时刻》的创作体会,以及书中描写的女性的中年困境和“半糖”婚姻。分享会上,三位嘉宾也分别就当下社会的婚姻关系、女性主义、ChatGPT创作等话题展开了热烈交流。

活动现场 本文由出版方供图

“饮食男女”:我们最原始的欲望

《半糖时刻》是作家骆平高知女性系列的第二本,第一本书名叫《过午不食》,两本书名都与饮食有关,这是她的有意为之。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人类的生存都是与食物、性等元素紧密相关。创作视野由形而上转向现实主义视野后,骆平开始想要创作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有关的作品,这一系列正是伴随她创作心态转变而诞生的作品。而《过午不食》其实是佛教用语,在她的理解中,对于人类而言,无论是饮食还是其他欲望,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一定的程度,都需要有克制、有分寸、有火候的把握。怎样的分寸?怎样的火候?怎样把握?《半糖时刻》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年轻时我们需要非常多的甜蜜,需要“全糖”的状态,甜到发腻也都很好,但是随着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和阅历,那些特别激烈的东西就不再被需要了,这时候我们只要“半糖”就好,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温淡的状态。

同为年龄相仿的高知女性,黄昱宁在拿到这本《半糖时刻》后很快读完了。在她看来,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让她更易进入文本中,相信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故事的一气呵成使读者在一旦进入以后很难轻易放下,而书里的很多细节、反映的生态环境都非常真实。能够很明显地看得出生活的痕迹,而不是从其他文本或电视剧中复制出来的刻板情节。

上海作家小白提到,在阅读之前他曾经对有些段落捉摸不定,但和骆平闲聊听说她是研究电影学的学者,这些疑惑一下子就解开了。书中很多人物的动作、对话都给人一种存在另外视角的感觉。换句话说,这些人物既是在骆平设定的小说世界里生活,其实也在小说的世界里表演,他们是有意识的。细读《半糖时刻》,他相信一定有超越情感、婚姻的,更为复杂的东西在里面。

骆平说:“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和接受,就是爱情的产生和消亡是有自然规律的,有它新陈代谢的固定周期。当我们到了中年以后,荷尔蒙减弱了,需要更多的多巴胺。在婚姻关系中,不论初婚还是二婚,婚姻中产生的新的激情和火花,都不足以让我们像年轻时那样有激烈的感受。就像当我们二十岁的时候跑马拉松,和到了四十、五十再跑马拉松的时候,体力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