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山西人的精神境界

发布时间:2023-04-03 14:55来源: 未知

 三晋文化的魅力,体现在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人生境界分四重:自然境界、价值境界、人文境界、天地境界。鸣响于天地之间千百年的精神旋律,谱写出山西人的精神境界。

  三晋山水哺育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来自自然环境。山西多山多水,山多,人坚强,水多,人灵秀,能雅能俗、能文能武、能柔能刚。五岭逶迤,几面环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面对着浩渺湖泊和滚滚黄河,是黄土广泛覆盖的典型山地高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锻炼了当地民众吃苦耐劳的品质。山西冬季长而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夏季短而炎热多雨,蒸发量大;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且干旱;秋季凉爽短暂,气候温和晴朗。民族融合的“霸蛮”和极端气候造成了山西人的“血性”。

  山水的多样性也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5000年文明都可以在山西15.6万平方公里的古老大地上找到印记。从垣曲“世纪曙猿”到芮城“西侯度圣火”,从“丁村遗址”到“陶寺遗址”,从战国荀子、盛唐柳宗元到北宋司马光、清代陈廷敬,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把史书读新,把人生读厚,他们留下足迹,留下诗文,留下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太行黄河不仅大大提高了山西的文化品质,客观上大大加强了山西与全国和世界的交流,连接着华夏文明的血脉。

  历史沿革锤炼价值境界

  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长城神韵。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卓越优秀的名士,我们一直在推崇追随这样的世人,这种人极少,历史把他们叫作“圣贤”。克己复礼,修己安人。千百年来,黄河岸畔流传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等动人故事,从大禹治水到台骀治汾,从春秋时期智伯渠到清代汾河“八大堰”,形成了绵延不断的为民服务价值。

  三晋大地具有农耕文明的特点。采桑渔猎,躬耕田亩,勤俭持家。万物有灵,三观守正,遵循规律。筚路蓝缕,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信义、坚韧、创新、图强”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山西人共同创造、传承、践行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山西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核与精神动力,体现了独具的内涵特质和秉持的精神品格。关公、晋商都以信义立身立业,为人敬仰。抗战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都是山西人能干事、干成事的内在品格。历史上的“胡服骑射”“北魏改制”,今天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都是山西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发展、进步的精神气派。奋发有为、不甘人后,不断进取、迈入成功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底蕴与时代呼唤的内在统一。

  深厚滋养升华人文境界

  勤劳智慧、富于创造,精神境界的提升实在是经世济民之功。北宋刘羲叟创立《羲叟历法》,为天文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明代数学巨匠王文素编著了《算学宝鉴》,首开用珠算开高次方和解高次方程的先河;清代“医圣”傅山在中医专科、制药、养生等方面都取得不凡成就。明清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开辟了北达蒙俄、联接欧亚的国际贸易通道“万里茶路”,是历史上“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票号创造了汇通天下的奇迹,留下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美轮美奂的晋商大院,传承着“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

  山西在影视文学创作中,一直坚持表现社会现实中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题材,在作品中延续了文学创作突出时代特征,抒发人文情怀,挖掘人物性格,把握气息风尚,努力以精品力作面世。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等老作家,都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其中,《罗汉钱》《花好月圆》《扑不灭的火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影片。由柯云路的长篇小说《新星》,钟道新的小说《超导》,张平的小说《天网》《抉择》《国家干部》等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由马烽、西戎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由王永泰的小说《一代廉吏于成龙》改编的电视剧,由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三体》改编的同名电影电视剧等,体现出山西人的文化自信,高质量作品独占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