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被催更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有力推动
发布时间:2023-03-25 14:13来源: 未知近日,研究学习甲骨文方向的95后女生李莹,因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意外走红,不少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今年2月,李莹发布了一期主题为“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体验”的短视频,向大家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甲骨文的用途。之后,她陆续发布多期内容,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这个被吐槽最“冷门”的专业逐渐引起关注,很多网友留言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中国文化。
“商朝人一次狩猎上百头的秘诀”“在草丛里看日落,顺便造了个字”“甲骨文的情书什么样”……艰深晦涩的内容,被李莹转换成通俗化内容,经由短视频短平快地到达受众,让外行能听懂,内行有收获,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个专业知识普惠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扩展影响的过程。
网友和博主之间,虽隔着方寸屏幕,但短视频中透露出的文化深情,一点也没有隔阂。随着传播新技术、新平台的不断发展,古文字被赋予崭新的活力,让更多人看到“冷”专业背后的“热”魅力和真价值。一个直观的体现是,曾经似乎为年轻人所遗忘、在图书馆被里束之高阁的古代文化正出圈成为网红,过去在故纸堆中冷寂枯燥的甲骨文也摇身变为网友求知若渴的对象。
这些在线呈现、吸引广大网民凝视的甲骨文无疑是永恒的,其记录历史、穿越时空,具有经得起时间磨洗的力量,以具象形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因此,与其说短视频在“拯救”冷门专业,不如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古文字成为网红、得以传承的同时,也让短视频有了文化灵魂,让现代人抓住文化之根,了解汉字及其背后故事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