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筷子”中隐藏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3-03-23 02:19来源: 未知

筷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何寓意?其中隐藏着古人的谐音梗?“筷子”的材质、功用、形制上都隐含着哪些秘密?

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餐具,实际上一双筷子也同时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的秘密。

最初人们吃饭是用手抓的,《礼记》曰:“共饭不泽手”,疏云:“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筷子”大约在商代就被发明出来了,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安阳殷墟的铜箸。但最初的筷子只是用来吃菜,而不是用来吃饭,筷子在先秦时代被称之为“梜”或“箸”,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材质,一为木制,一为竹制,秦汉以后一般称之为“箸”,且用于吃饭。李白《行路难》就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水浒传》:“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 ”

大约到了明清时期,人们才逐渐将“箸”称之为“筷子”,《红楼梦》第四十回写道:“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红楼梦》中28次用“箸”,4次用“筷”。“筷子”名称的演变实际蕴含着一个秘密,即吉祥文化,明陆容《菽园杂记》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箸”因为谐音“住”、“蛀”而为行船的人们所忌讳,于是有了“快”之音,希望船快而平安。渐渐又形成了双音节的“快子”,后来则又加上了竹字头而变成了“筷子”。还有一种说法说筷子发“快”的音,大约在元代就有了,避讳说只是明人的附会,只是因为做箸的材料是一种发音为“快”的竹料,后来箸就逐渐被称为“快”了。无论如何,在民间,“筷子”逐渐形成了“快”的吉祥寓意,除了行船者想“快”,结婚的时候,新人往往要拿起筷子,象征性的吃点东西,表示希望能“快快得子”、“快生贵子”等等。

“筷子”的材质以及功用上也隐含着诸多秘密,如《韩非子》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这里说商纣王奢侈无度,用象牙做的筷子,虽然这很可能只是在有意抹黑商纣王,但显然象牙做成的筷子,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奢侈品。《红楼梦》中出现的“象牙镶金的筷子”实际上也就是富贵之家的象征,《红楼梦》第四十回还提到王熙凤“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这是三镶银的乌木筷子,即顶镶银帽,足镶银套,中部镶银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筷子,是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

普通大众使用得起,更普遍用的是竹木筷子,人们根据筷子的材质,后来渐渐附会上了“八卦”,说筷子由两只组成,而“二”是兑卦,“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传》),兑卦对应的人的身体是“口”,筷子由木制,木属于巽卦,巽卦对应的动作又是“入”,《说卦》曰:“巽,入也”,所以筷子就是“入口”之用。这当然是一种巧合,决不能说筷子是特意按照八卦来设计的,八卦取象虽然早有,但把人的身体部位一一对应到八卦,则出现的较晚,大约是到了战国时期,而这时候筷子早已产生至少数百年了,筷子发明的主要原因大概跟取食热食有关。另外,在后天八卦中,坤卦排在第二,只有在先天八卦中,“二”才属于兑卦,而先天八卦是到了宋代才被推崇起来的,宋之前流行的八卦方位图主要是后天八卦,因而人们喜闻乐道的筷子中的这个秘密,即筷子与八卦象征的“入”、“口”相应,很可能流行于宋或之后,这是有意识的对筷子的神秘化以及高雅化。另外,人们借助筷子“入口”吃饭,这一功能同样被赋予了高雅精神,如明代的陈良规有首诗,赞美的是筷子的奉献精神:“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