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羑里城:天地万物皆易理 易经溯源羑里
发布时间:2023-03-22 06:17来源: 未知羑河之阴,汤水之阳,登台巡视,四野茫茫。
在河南安阳“千年古县”汤阴境内,羑里城无遮无掩地矗立在空旷无垠的原野与蜿蜒流过的汤河、羑河之间。汤河古称汤水,羑河古称羑水。相传“羑里”之名源于羑水,在它从西向东流去的时候往羑里城北绕了一下,抖一把粉青的水袖便将羑里城揽在了怀里,于是就有了“羑里”之说。
汉语词典中,羑里的“羑”字,一般是作为汤阴一个古老的城名、地名来解释的。只是一提到它,常常让人联想到的并非多姿的景色,而是国家监狱、囚禁文王地、《周易》发源地等几个关键词。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遗址文化层厚约9米,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东周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