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灯笼照亮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03-22 06:11来源: 未知“一天大概赚70多元到100多元,多做多得。到点了就接孩子、煮饭,既能赚到钱,家务也没落下,真的很不错!”近日,在福建省建瓯市迪口镇皓轩工艺品厂,正在做灯笼的陈大姐边糊灯笼边说道,满足的笑意写在脸上。拼模、绕线、糊纸、烘干、封口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几张纸和一条线在她灵巧的双手上“变身”成一只只精美的灯笼。
建瓯市是全国著名的纸灯笼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纸灯笼之乡”。经过30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条汇集裁纸、染纸、绕线、设计等较完整操作工序的产业链,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欧美等国。2022年,建瓯占全国出口纸灯笼产值80%以上,年产值超1亿元。纸灯笼也从籍籍无名的工艺品变成文创市场的新兴力量,如今更是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助力。
列入非遗项目,迎来新飞跃
建瓯扎纸(灯笼)艺术发源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涉及扎纸(灯笼)艺术的活动有游花灯祈福、“步月桥挂灯”庆丰收等,成为建瓯文化的重要部分。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传承和发展,纸灯笼的品种不断丰富,从造型上分,有圆形灯、椭圆灯、四方灯、五星灯、六角灯、八角灯、多边形灯;从绘画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还有可以自行转动的走马灯。其艺术价值、历史与民俗研究价值日益凸显。
2022年11月,建瓯扎纸(灯笼)艺术被南平市列入非遗项目,建瓯市建州文化集团负责人练周金被授予南平市非遗传承人的称号。练周金是一名80后,也是建瓯扎纸(灯笼)艺术的第五代传承人。她在传承基础上大胆创新,新开发了成百上千种纸艺(灯笼)作品,是扎纸(灯笼)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目前,她正在筹建总投资达2.8亿元的“古建州微缩景区—纸灯笼国家AAA级观光工厂”,让纸灯笼艺术与经济建设相携而行,为纸灯笼艺术的保护传承打下经济基础。
如今在建瓯,纸灯笼早已不是简单的工艺品,而是具有综合价值的艺术品,更是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带动当地就业的大产业。由于纸灯笼制作工艺简单、上手快,对工作环境要求低,除了集中生产外,工人还可以将材料领走,在家进行加工。在建瓯各村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农村妇女在家娴熟地制作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