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字圣”故里 探寻汉字魅力
发布时间:2023-03-22 06:08来源: 未知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与隶书、楷书等今文字,在字形与构造意图上存在很大差异。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之间如何沟通?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历史信息又怎样传承?许慎所作《说文解字》便是其间的桥梁纽带。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勇于担当,正本清源,耗费毕生心血著就《说文解字》,标志着传统文字学的创立,为汉字学发展和中华文明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许慎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把不胜枚举的汉字归属到540个部首下面,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被后世尊为“字圣”“字学宗师”。
许慎文化园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其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全园占地近160亩,按照中国传统建筑规制,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六书石柱、中华辞书博物馆、说文解字文物陈列馆、状元堂、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字形牌坊、许慎墓沿中轴线依次分布,构成园区游览参观的主线。魁星亭(金榜石)、字形解义、字圣碑林、蟾桂山、字源石、部首方阵等景点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对称分布,构成景区的环线。